項梁心裡念著景駒的名字,想了半天才想起來,這個景駒是楚國的大戶貴族景氏的子弟。
楚國最開始有很多諸如鬥、伍、藍、麻、鐘、苗、左、卓、成等100多個氏族,都是楚國羋姓後裔。屈、景、昭三大族氏在長期的鬥爭的過程中,最終存留下來。不過屈氏雖然曆史悠久,但在與其它氏族爭鬥中元氣大傷。
到了春秋末期,景氏和昭氏崛起,屈氏一族已經不能一家獨大。屈景昭三家,在這時開始並稱,成為楚國實力最大的三大氏族。
楚懷王初年,景氏和昭氏勢大,楚懷王比較倚重屈氏,希望屈氏能夠壓製景、昭二氏。
當時,秦、楚、齊三大強國並立,楚、齊兩國聯合伐秦,秦相張儀以“割讓秦國六百裡”為籌碼,換取楚懷王和齊國決裂,楚懷王中計後,發現秦國騙了自己,於是帶領他的親信屈氏一族攻打秦國。在丹陽一戰中,楚國兵敗,屈氏一族損失大半,從此沒有實力單獨挑戰景、昭二族。
在楚國滅亡的過程中,屈景昭三族並非無動於衷,但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麵前,他們選擇顧小家而棄大家,最終導致楚國一敗塗地。
楚國作為一個南方大國,從春秋時期到戰國前期的鼎盛,最後卻因為三大族的爭鬥和內耗,導致國力日漸衰落。楚國的滅亡,屈景昭三族有一定責任。
項梁不斷回憶著,彈幕上也有很多人在給大家科普。
在項梁的記憶裡,這景駒家族的勢力很早便延伸到了下相一帶,而他們項家作為下相當地的貴族,卻因為世代為將,在土地和權力上的不爭,最終讓景家在下相的勢力樹大根深。
這個景駒少時便仗著家族勢力大,在下相糾集一幫地痞無賴,橫行霸道。項伯每次看不過他們胡作非為,每次要和爭鬥時,都被項梁跑去項渠那打小報告,勸息了兩方的人。
當時項燕項渠未死,項家手上有兵權,景駒還不敢太過出格。如今景家已然在下相一家獨大,景駒無所顧忌,欺行霸市。
“項梁項纏,如今可沒人給你們做靠山了。我和項纏往日的恩怨今天要一筆了清,項梁,我勸你不要管,不然……”原來這景駒知道項伯在此,是故意來找茬的。
項伯聽景駒言語如此猖狂,借著酒勁上頭比劃起了“醉拳”。
景駒和他的隨從見狀也拉開了架勢,項梁當然站在項伯這邊,朝項伯使了使眼色,對方人多,一旦開打二人先撂翻景駒。
一時間,場上雙方都劍拔弩張。
“哈哈哈~這不是項老英雄的二位公子麼。項老英雄為國捐軀,實為我等表率。”一個聲音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原來來人是景駒的兄長,景睿。景睿倒有點大家族公子的樣子,上來誇了項燕,又向項梁、項纏二人作了作揖。
景睿斜視了一眼景駒:“你有精力在這和人鬥狠,卻不肯從軍磨練一下性子,父親回去定要責罵你。”
景駒望了望景睿,退到一旁不說話。
景睿便向項梁發出了邀請:“項梁公子,你從前線回來,定知秦軍虛實。何不入我軍中,與我共抗大敵?”
項梁當即拒絕了他:“秦軍虎狼之師,當下其勢不可當,宜緩圖之。”
“梁兄何以如此悲觀。我景氏尚有二萬人馬,扼住咽喉之地,就算勝不得秦軍,也可保我下相不失。”見景睿一副誌在必得的樣子,項梁知道他是沒上過戰場,紙上談兵罷了。
這時一旁的景駒也插話幫襯:“我屈景昭三家如今正鼎力支持昌平君在淮南抗擊秦軍,有昌平君在楚國複國有望。”
“正是,二位可否隨我等去府上一敘,略備酒席招待二位。”景睿客氣道。
眼見矛盾暫時解決了,項梁當下便推辭:“屈景昭三家真乃國之柱石,我項家一定會支持三家的。我與舍弟許久未見,正要回去共商重振家族大事,今日便不叨擾景兄了。”
項梁和項伯轉身離去了,這酒館也是景氏所開,周圍都是他們的人。而且這景氏兄弟也不是善茬,項梁隻想離他們遠些。
回到項家祖宅,這裡位置比較偏僻,門口一棵老楓樹,一片片楓葉隨著秋風飄落,一股蕭瑟荒涼之感襲來。
走進院門,隻見一名五六歲的小童拿著木劍在練劍,隻見他用稚嫩的雙手握著木劍,有模有樣地揮刺著落下來的楓葉。
“哇,卡哇伊,這小正太太可愛了!”
“寶寶,媽媽愛你!”
“滾粗,不要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