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就在旁邊丙字號房,項梁兄見過他自然就會相信我等有機會了。”張良信心滿滿,勢必要以此驚天一擊來向秦人彰示韓國複國的決心。
眾人來到丙字房,隻見一名膀闊腰圓、豹頭環眼的壯漢正在舉著一副通體用鐵打造的巨型鐵石練習臂力。
“格力,你來給項梁先生展示一下你的臂力吧!”滄海君吩咐眼前的壯漢道。
隻見格力一手一個巨型鐵石,左右手不斷交換,加起來有上千斤重的的鐵石在他手中如同玩具一般隨意拋耍。
過了一會兒,格力輕輕地地放下鐵石,隨後隻是稍微喘了幾口粗氣。
“籍兒,你去試試這鐵石的重量!”項梁看了一眼身旁的項籍道。
“是,叔父。”項籍走上前去,也輕鬆地拿起了兩個千斤鐵石。
張良看到項籍這個少年竟然有如此神力,頓時驚得張大了嘴。隻見項籍把兩個鐵石拋向空中,變換著手來接,隨後更是將兩塊鐵石摞在一起單手接下。
項籍緩緩放下手中鐵石,對項梁說道:“叔父,這兩個鐵石加起來恐怕有上千斤重!”
“你侄兒真是天生神力,竟然力量與我族第一大力士不相上下。”滄海君瞠目結舌,讚歎道。
張良更是大喜道:“項梁兄,楚國後人有如此英雄少年,楚國複興有望啊!”
“複興楚國僅憑武力遠遠不夠,還需智者謀劃,積蓄力量,待天下有變方可動之。”項梁見張良滿腦子都是複辟韓國,借著話茬勸說張良。
“隻要嬴政一死,秦國必然大亂,我等便可趁機起事!”張良聽出了項梁話裡的意思,隻是他不肯放棄刺殺嬴政這個使他國滅喪家的仇人。
韓國作為六國中最早被秦國滅國的小國,複辟勢力幾經反叛,幾經撲滅。其中最大的要數七年之前的新鄭之亂了,這次韓國舊都的動亂被秦軍平定後,嬴政下詔將早就在秦國當俘虜的韓王安處死。而此舉雖然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但也激起了韓國貴族的不滿與怨恨。
“是啊,梁。我們就助張良他們一臂之力吧,若能擊殺嬴政,為天下除一大害,六國後人複國有望!”項伯也極力勸說項梁。
項梁卻堅決反對道:“方今天下初定,百姓思安。若貿然起事,出師無名,定不順民意,且秦國名將蒙恬、王賁等人尚在,秦軍兵鋒未減,就算嬴政身死,我等也斷然無法成功!”
“項梁!你忘了父兄慘死秦人之手,國破家亡的深仇大恨了嗎?”項伯大聲質問項梁道,他激動的淚水已濕潤了眼眶。
“我項梁一刻也不敢忘!正因我不敢忘記父兄臨終前的囑托,我才要保全項氏一族的血脈,將項家傳承下去。隻有活著,才能傳承,才能為以後打算!”項梁反駁道,他沒想到項伯會質疑他對楚國和項家的一片忠心。
“二位叔父彆吵了!依籍兒所見,我們可兵分兩路,一路伺機探查嬴政巡遊路線及兵力車駕布防情況;一路準備兵器人員馬匹,尋找伏擊地點,製定撤退路線。”項籍見二人起了爭執,連忙勸解道。
項梁靠到窗邊打開窗看了看四周,生怕剛才他們說話太大聲被彆人聽到。
“放心吧,這整個客棧已被我買下來了,裡麵都是我們的人。”張良解釋道。
“唉~~那就由我帶人去準備兵器馬匹,尋找伏擊地點吧。”項梁見勸不動項伯和張良,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
“項梁兄,下邳城中恐有秦人耳目,還是由我先帶你和項籍出城再做打算。”張良見項梁答應幫忙,欣喜地說道。
於是項梁帶著項籍在張良的帶領下穿過街市來到沂水圯橋,這邊人不多,也是秦兵巡邏的空虛地帶。
眾人走到圯橋橋頭,隻見迎麵走來一位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老翁走到項梁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對項梁說道:“豎子,老夫的鞋掉了,你快下去給我撿鞋!”
項梁被他這麼無理的要求驚呆了,隨後看了一眼彈幕,已經有科普帝告訴他眼前的人恐怕就是黃石公,要傳兵書給自己。
“你這老頭,明明是你自己把鞋扔下橋的,反而教我叔父去撿,是何道理?”項籍氣憤道,擼起袖子想要教訓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