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君且慢,穢國遠在大海彼岸,你歸國要走陸路需費很多時日。為何不走海路,從齊地乘大船歸國?”項梁喊住了滄海君,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滄海君聞言解釋道:“大秦雖然強大,尚無此等大船可以安然渡海。我聽說秦國的皇帝派了一個叫徐福的方士去海外尋找仙山,在海上遇見了風暴,差點死在了海上。”
徐福?看來秦始皇身體狀況不太行了,已經將希望寄托於派徐福去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了。項梁聞言暗自想到,一旦秦始皇嬴政病死,秦末亂世可能會提前來了,自己得加緊準備了。
項梁心裡已經有了打算,便對滄海君說道:“滄海君你此去歸國要經過齊地,我亦欲往齊地辦事,就讓項梁送你一程吧!”
滄海君見項梁盛情難卻,隻好答應讓項梁隨行。
“主人,讓我隨你一起去吧,路途遙遠,我擔心主人你的安全。”虞子期當即表示想和項梁一起去。
項梁擔心此次出遠門,家裡沒人照應,於是對她說道:“子期,我此次去齊地大概半月時間,你在家照看好小月和羽兒。”
虞子期知道項梁此番去齊地定會去尋找薄筠,便想去見見這個讓項梁日思夜想的女子,但是項梁交給她的任務非常重要,她除了照顧虞小月還要在晚上去訓練項梁新組建的特種部隊,因此隻好答應留下來。
項梁讓項伯與項莊在附近田農家寄宿,安排好家裡的事後,便與滄海君來到桃花庵,這幾日蓋聶一直寄宿在季布這裡。
“齊地六國豪傑眾多,定會有趙高布下的‘天網’耳目,此去凶險未卜,我想請蓋聶先生擔任護衛。”項梁朝蓋聶拜請道。
“你我朋友何須客套,我陪你走一趟便是。”蓋聶爽快地答應了項梁。
三人收拾好行李後,便騎上快馬出了會稽往北直到齊地。
一路上隻見從齊地往來的商旅不絕,齊國作為六國中最後一個被秦始皇滅掉的國家,本靠著海鹽販運之利與六國開展貿易,經濟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但其在秦國攻滅其它五國時選擇中立,最終在秦軍兵臨城下後無奈選擇了投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包括項梁在內的大部分楚人都一直認為齊國無血性,明明有能力先發製人與楚國一起抵抗秦軍,卻畏首畏尾遲遲不肯出兵,最終落得個舉國投降宗廟被毀的下場。
而相對的,齊國很多地方未遭戰火荼毒,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在遠離大秦國都鹹陽的地方,六國後人時常暗地往來於此,各訴懷念故國之情。
“蓋聶先生,滄海君。此地就是朐縣了,從前齊楚的邊界,過了這裡再往北走就是齊地了。我們先找家客棧歇歇腳。”項梁指著正前方的一塊界石說道。
“閃開,閃開。官兵捉拿逃犯,閒雜人等讓開。”隻見兩名衣著華麗的男子策馬朝著項梁他們的方向疾奔而來,後方一名騎著黃膘馬的秦兵小將正領著一隊縣兵緊追不舍。
眼看兩名男子越跑越遠,那秦兵小將張弓搭箭一箭射去,隻聽“啊”的一聲,一名男子中箭落馬。另一名男子驚慌失色,連忙策馬往項梁身邊閃躲。
那秦兵小將仗著自己箭法好,張弓想繼續射另一人。項梁本不想多管閒事,但他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來賭對方的箭法。
“休要射箭!!”項梁急忙拍馬躲避,誰成想那逃犯也跟著往項梁身後躲,他想把項梁當成擋箭牌。
而那秦兵小將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蓋聶見項梁有危險,立馬甩起隨身包袱擋住項梁的麵門。
“嗖!”一聲箭矢破空聲傳來,那支箭幸虧被蓋聶的包袱擋下了,不然按照原來的飛行軌跡,定會擦著邊射下項梁的耳朵,繼而射中項梁身後的逃犯。
“欺人太甚!”項梁心裡一陣後怕,卻見那秦兵小將已然趕了過來,
想要抓住逃跑的男子,項梁氣憤地用身體擋住他不讓他過去。
此時逃跑的男子已經越跑越遠,那秦兵小將怒斥項梁道:“你是何人?你可知依大秦律法,妨礙執行公務會判何罪!”
“那你倒是說說,依秦律,你若傷及無辜之人該處何罪?若不是我這位朋友出手,我險些被你箭所射中。”項梁也是毫不示弱,反問他道。
“我叫鐘離眜,你若是對我的執法方式有異議,可到本縣縣衙告我。”那秦兵小將望著項梁,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
喜歡大楚武信君請大家收藏:()大楚武信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