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猶豫了一會,看向台下眾人:“諸位對範老先生的提議有何看法,大可直言不諱!”
呂臣當即表示讚同範增的提議:“範老先生言之有理,如今趙、燕、魏、齊皆複國立王,獨我楚國無人稱王。我大軍出師無名,難以得到楚國貴族勢力的響應。”
“是啊,若我楚國尋得真正的王族後人立為王,那我楚軍必然士氣更高,覆滅暴秦指日可待。”劉邦、陳嬰、英布、蒲將軍等人紛紛附和呂臣。
“此言謬矣!項梁公文武雙全,渡江以來帶領我等大小數十戰,未嘗敗績,在軍中威望甚高。依我看,我軍要立楚王也應該立項梁公才對!”龍且率先提出反對意見。
項冠也對範增的立楚王後人為王的建議發出了疑問:“憑什麼立一個沒有軍功,不熟悉我軍的王族為王?難道就因為他王族的身份嗎?陳王早就對此發出疑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今趙王武臣、燕王韓廣皆非趙、燕王族後人,也沒見他們勢窮兵敗啊?”
一時間場上諸將分為三派,一派是讚同範增提議的將領,一派是反對範增、建議立項梁為王的人,場上還有一派對此持中立態度,以召平、張良、周殷等人為代表。
項梁思慮再三,決定還是先采納範增的建議,找一個楚王的後人立為楚王,先看看效果。反正如今兵權在自己手裡,就算立了一個楚王,那楚王也隻能是傀儡,真正有話語權的還是自己。
“大家靜一靜!我項家世代為楚將,我父親項燕大將軍也是楚國的忠臣,他已在抗秦的大戰中為楚國戰死。範增先生之提議,讓我派人去民間尋訪楚王後人,我身為楚國忠臣之後,此事自當儘力而為。”項梁出言打斷了正在爭論的眾人,一番話表明自己是楚國忠臣的立場。
眾人見項梁表態了,也不再多言,他們隻需聽項梁吩咐安排便是。
“依範老先生所言,讓我擁立楚王後代為王,可如今茫茫人海到哪去尋找楚王之後呢?”項梁故意問範增,雖然項梁心中不想立什麼楚王後代,但還是給範增一個麵子讓他把話說完。
桓楚也扼腕歎息道:“是啊,楚國當初被秦軍滅國時,楚國王室幾乎被殺儘,如今上哪去尋楚王後代?還不如由項氏一族號召楚國義軍,征討暴秦為楚國複仇!”
“老夫倒是知道一個人,不過必須要快。”範增故作高深道。
項梁心中暗罵了範增十多遍,你個老家夥能不能彆賣關子,雖然我知道你接下來要說什麼。
範增見項梁麵色有些不耐煩,於是對項梁說道:“盱眙縣外柿樹鄉有一牧羊少年,其真名為熊心,乃是楚懷王之孫。項梁將軍可派人迎立熊心為王,為激起楚地百姓對楚懷王的思念,以及對暴秦的怨恨,仍可稱其為‘楚懷王’!”
“沒想到懷王之孫今隱居在盱眙牧羊,項梁公,我等動作要快呀。萬一熊心被景駒等其他貴族勢力找到,則我軍必受製於人。”呂臣、陳嬰聽範增說完,建議項梁儘快派人去接熊心即位楚王。
英布、蒲將軍等人也紛紛請項梁去接熊心,項梁無奈地歎了口氣,這些人如今都懷著私心,熊心若當了楚王,這些人將從自己的下級一下變成自己的同事!
項梁自己不能急於稱王,因為他堅持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可如今眾人急需一杆反秦複楚的大旗,也隻好先立個傀儡楚王了。
“桓楚!本將命你率精騎二百人,晝夜兼程趕往盱眙,尋找熊心擁立其為我大楚‘懷王’!”項梁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桓楚,桓楚曾經是項燕麾下的楚軍將領,熟悉楚國的情況。
“諾!”桓楚領命而去。
待眾人散去後,項梁撫著額頭坐在帥案前久久不肯離開,他對範增這個提議十分頭疼,因為立熊心為楚懷王有利有弊。
利在可以扯虎皮拉大旗,借此號召楚國各地舊將和舊貴族來投奔,可以獲得大量內政軍事人才還有很多糧草資財。
弊在立了懷王之後,自己麾下十多萬兵馬肯定會被分散,項梁一麵要與章邯決戰,一麵要分兵拱衛楚國都城,還有攻取的各縣城池都要派兵駐守。
最關鍵的是,以項梁對史書上懷王熊心的了解,他不是個安分的傀儡,時刻想著奪權,一旦反秦大事到了後期,會很難處理這個包袱。
範增留在最後,看到項梁臉上愁雲不展,擠著滿臉皺紋上前露出一個微笑:“項梁公可是擔心立了楚王之後,大權旁落?”
“範先生,你看出了我心中所想,如之奈何?”項梁問範增立了楚王之後怎麼辦。
範增撫須笑道:“依我觀之,項梁公麾下有楚軍精銳八千江東子弟兵,且龍且、桓楚、項冠等將皆聽將軍號令。有此精兵猛將,量其餘心懷異誌之人也不敢造次。今立懷王熊心,乃權宜之計,此為‘攜楚王以令諸侯’之策。楚國地方千裡,曾為萬乘之國,今有了楚王號召,可動員楚國子民複國之心,以此將楚國人才、兵員、糧草皆握在項梁公之手,何愁暴秦不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範先生所言極是,我如今隻想積蓄力量與章邯決戰,待滅了章邯大軍,我們才有複楚的希望!”項梁知道從當前來看,政治上立熊心為楚王是對的,如今他更擔心章邯大軍滅了魏國後會南下攻楚。
“不知項梁公意欲以何人為將,來破章邯圍點打援之計?”範增問項梁對當前戰局的看法。
“此番我大軍隻可用添油戰術,待章邯大軍滅魏之後,於其進軍途中分波段攻擊,最終徹底擊垮章邯。”項梁說出了自己的戰術。
範增聞言連連稱讚:“孫子兵法有雲‘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老夫以為我軍可分為五個波段攻擊,首先進攻時要迅速切入戰場,打得章邯率領的秦軍一個措手不及,第一戰秦軍沒有防備,可迅速打完撤出。第二戰秦軍已有防備,可派一勇猛沉穩的武將帶兵進攻,所率兵馬要進退有序,能攻能守,此大將必要能親自引兵在後軍截殺秦軍追兵。第三戰要派出精銳中的精銳,此戰秦軍已經站穩陣腳,麵對我軍突襲定然恢複了反應和戰力,我軍隻能派出比之更勇猛的兵將。第四戰秦軍定會準備反攻我軍,此時可派一擅守的大將,防守陣線要穩如泰山,堅不可摧。待秦軍反攻受挫,士氣衰落之時,項梁公再親率大軍為第五戰主力,一舉擊垮章邯!”
項梁聽範增論戰,連連鼓掌稱讚,說出了自己的安排:“好,好,好!範老先生所論五戰,與我先前所謀劃戰術不謀而合。其疾如風,鐘離眜所率多為輕騎,來去如風,可作為第一波襲擾秦軍的人選;其徐如林,英布此人勇武過人,且手下都是能征善戰的悍卒,讓他來作為第二波攻擊秦軍的人選;侵掠如火,龍且為人脾性火爆急躁,帶兵作戰猛打猛衝,且其所率多是我從會稽帶出來的江東精銳兵馬,可令他作第三波攻擊的人選;一諾千金,不動如山,這第四波防守反擊的重任自然要交給季布,可令其立下軍令狀,他一旦承諾,定不會讓秦軍越過防線分毫!”
喜歡大楚武信君請大家收藏:()大楚武信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