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何人?”裡屋傳來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
“在下姓林名亮,路過貴地,想尋一戶人家落腳。哦,屋主人放心,我會付借宿費的。”林亮答道。
“進來吧,屋內說話。”那個中年男人聽林亮這麼說,便讓林亮自己進來。
林亮進到裡屋,打量著眼前的中年男人,隻見他穿著粗布短衫,身旁的妻子卻穿著絲綢衣服。
“在下婁敬,不知林公子到此有何貴乾?”那中年男人上下掃了一眼林亮詢問道。
林亮朝婁敬拱手施了一禮:“在下從鹹陽而來,欲歸故鄉會稽,經過此處發現隻有先生家門戶大開,故前來借宿。”
“如今的世道不太平,我聽聞鹹陽已經被楚將劉邦占據,項羽和諸侯大軍也快要到此地。林公子不速速離開,反而在此停留,不怕橫遭刀兵之禍嗎?”婁敬試探性地問道。
林亮聞言大笑:“先生門戶大開,就不怕嗎?”
婁敬卻凜然不懼:“人皆畏項羽殘暴好殺,劉邦寬仁,我卻以為不然。那章邯乃項羽仇人,項羽擊破章邯大軍後,章邯投降楚軍,項羽卻不相加害,反委以重用。項羽挾戰勝之威、四十五虎狼之師兵臨關中,那劉邦如何能抵擋?項羽若是明主,定不會縱兵劫掠,我在此居住也不會受到驚擾。”
“好!說得好。婁先生之見甚和我心,既然如此,先生何不往投項羽,助其建立不世功業?”林亮拍手叫好,繼而問婁敬。
婁敬仰麵笑道:“我空有一腔抱負,然未遇明主。遍觀天下諸侯,唯有項羽、劉邦二人可投,今仍居於此,是為觀察項羽治軍、用人之道,若其不值得我投奔,我自當去投劉邦!”
林亮知道這婁敬曆史上乃是劉邦很看重的一個謀士,應有真才實學。之前張良投靠劉邦已經讓林亮氣得捶胸頓足,這次可不能再讓劉邦得到婁敬。
“實不相瞞,我乃是項羽將軍的舅父。我聽聞項梁項羽叔侄起事,複立楚國,隻因家中妻子尚在,未能相隨。數月前我收到家中來信,我發妻病死,我本欲前往投奔項羽建功立業,陰差陽錯投到了劉邦麾下,還隨其進了關中。非是我偏心,我深知劉邦此人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婁先生若想投劉邦,我可修書一份代為引薦。”林亮隻得編造身份,出言中傷劉邦,來爭取婁敬。
婁敬問道:“既是項羽將軍親屬,你何不隨我一同去見項羽將軍?”
“我發妻過世,鄰人將其草草安葬,我欲回會稽去祭拜,修繕墓地。家中尚有一子托付給鄰人撫養,我回去也要安頓好幼子。待家中事處理好後,我必來項羽軍中,與先生一同輔佐項羽將軍。”林亮隻好繼續編造一番話來打發婁敬。
林亮寫好舉薦信後,又寫了一份賀辭,交給婁敬讓他一同帶給項羽。第二天天一亮,林亮便和婁敬各自出了城。
新安城南,項羽率領的楚軍和諸侯大軍以及二十萬秦軍降卒在此駐紮休整。
項羽端坐在主座上,隻見龍且前來報告:“上將軍,近日我巡查各營,發現不少秦軍降卒盜竊我軍糧食,其中更有人蓄謀造反。”
項羽聞言怒罵道:“這些秦兵,本就是犯罪被秦國收押的刑徒,如今當了兵,還是賊心不改!”
“軍心不穩,久必生亂。若是發生了鬨營,則後果不堪設想!”範增也在一旁擔憂起來。
項羽也有同樣的擔憂,詢問範增:“亞父以為,該如何處置這些降兵?”
“為今之計,隻有按我軍標準供給這些秦兵糧草,傳令全軍加快速度開進關中。”範增緊鎖著眉頭說道。
項佗當即否決道:“可是我軍的糧草也不多了,再這麼下去,我軍糧草也要耗儘了!”
“是啊,四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糧草消耗甚巨!我們從敖倉帶來的糧草也不夠啊!”鐘離眜對目前的情況也很擔憂。
項羽沉思良久,最終站起來說道:“要不然還是和以前一樣,殺!二十萬人,全都殺了!這樣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殺?那可是二十萬人啊!你想讓天下人都唾罵你嗎?暴秦當年長平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你這麼做和暴秦有什麼區彆!”範增當即斥責項羽道。
項羽心情十分急躁,指著範增問道:“那亞父你有什麼好辦法?”
範增啞口無言,項羽又問龍且、鐘離眜、英布等人,眾人都麵麵相覷,拿不出什麼解決辦法。
就在此時,門外進來一名衛兵進來通報:“上將軍,門外有一人自稱是將軍的舅父舉薦過來的,要見將軍!”
項羽和台下的項伯對視了一眼,項羽心說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舅父啊,這人好生奇怪。
“讓他進來吧!”項羽感到好奇,還是讓衛兵將來人請了進來。
婁敬上來便朝項羽躬身一拜:“在下婁敬,拜見項羽將軍。”
“先生免禮,你自稱是我舅父舉薦來的,可有憑證?”項羽質問婁敬道。
婁敬將林亮寫的舉薦信呈上,項羽看完後大吃一驚,將信給項伯、範增看:“你們看!寫信之人筆跡與我叔父幾乎一模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二哥已經戰死在定陶,如今怎麼會死而複生,又來寫這舉薦信?”項伯滿臉震驚,不肯相信項梁死而複生。
範增看完舉薦信,詢問項羽:“上將軍在會稽可有舅父,亦或是其他遠房表親?”
“沒有,我自生下來便從未見過我母親。”項羽搖了搖頭說道。
範增看了看眼前的婁敬,雖身穿粗布短衫但氣質不俗,於是和項羽說道:“上將軍欲得天下,須廣納賢才,老夫觀此人不俗,可就如何處置二十萬秦軍降卒之事向其問策。”
“來人,給婁先生上座。”項羽一聲令下,命人將婁敬的席位安排在主座之前。
“多謝項將軍!項將軍,將軍舅父讓我此來奉上一份賀辭。”婁敬從袖間又掏出一卷書簡遞交項羽。
項羽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項羽看完仰頭大笑:“哈哈哈,寫得好,寫得好!我舅父當真是好文采!”
項伯、範增接過賀辭來看,紛紛稱讚道:“妙啊!”
從項羽的表情來看,他是默認了林亮是他舅父之事,項伯等人也不好再說什麼。
“婁先生,先生乃我舅父舉薦之人,我自當禮待先生。如今我大軍四十萬,直往鹹陽行軍,糧草消耗甚巨。二十萬秦軍降卒近來因軍糧不足滋事,恐有嘩變之危,如此必拖慢我大軍進軍步伐。先生可有良策助我破局?”項羽和婁敬說完了軍中情況,隨即問道。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乃是:秦軍士卒家不在鹹陽者,可發放路費,令其各自歸家。軍中老弱病殘,可分散置於沿途各城池關隘。”婁敬獻完計策,盯著項羽的臉看他如何選擇。
“那中策和下策呢?”項羽接著問道。
婁敬撫須笑道:“中策乃是彆遣一將,率這二十萬秦軍北上,到上郡駐守,防備匈奴。至於這下策,將軍若嫌這二十萬秦軍是個累贅,大可設計誘其至窪地紮營,效仿武安君當年長平之事,將其儘數坑殺,如此便不複憂也!”
喜歡大楚武信君請大家收藏:()大楚武信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