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武力果然比那剛剛開業的草台班子金國厲害多了!看看趙佶的儀仗隊伍!比完顏阿骨打的要強出十倍以上。看那護駕的八個道士,頭頂之上,天地能量升騰,每一個都能打十個劉漢真!
俺拚桌這兩個老頭在趙佶的青馬玉輅駛過時,也跟街道兩邊的百姓一樣,站起來振臂高呼“聖人萬歲”、“道君皇帝萬歲”。
甲老頭意猶未儘,說道:“官家後麵就是奉宸隊了。先是禦龍直,左廂骨朵子直、右廂弓箭直,弩直,禦龍四直,並以逐班直所管人數列為五重。天武骨朵、大劍三百一十人。次駕後東第五班。大黃龍旗一,鈞容直三十一人。扇筤下天武二十人,茶酒班簇輦三十一人,招箭班三十三人。
俺看了,這禦龍四直,都是高手,拿出來一個都有金槍手徐寧那樣的手段!
乙老頭跟上,“後麵是副玉輅一,駕青馬六,駕士一百人,內人員二人。次大輦一,掌輦四人,應奉人員九十人,十將、將、虞候、節級共十人,長行三百五十五人。尚輦奉禦二人,殿中少監、供奉職官二員,令史四人,書令史四人。”
俺看這副玉輅跟前麵的那個一模一樣,如果皇帝是個疑心病重的,坐在哪輛車裡就不一定了。。。當年張良揮椎誤中副車,就是判斷失誤。
王大、孫二兩個交替說出趙佶儀仗,果然一一應驗。
後麵的是持鈒後隊。左右神勇都指揮使二人。次重輪旗二,大傘二,大雉尾扇四,小雉尾扇、朱團扇各十二,華蓋二,叉二,睥睨十二,禦刀六,玄武幢一,絳麾二,叉一,細槊十二。次左右金吾衛驍騎都指揮使二人,總領大角一百二十。
接著是大晟府後部的鼓吹樂隊。有丞二人,典事四人,管轄指揮使一人,羽葆鼓十二,歌工、拱宸管、簫、笳各二十四,鐃鼓十二,歌工、簫、笳各二十四,小橫吹一百二十,笛、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
然後是黃麾一,芳亭輦一,鳳輦一,奉輦六十二人。
接著又是皇帝車駕:金、象、革、木四輅,並有副輅。四色駿馬拖車,金輅踏路騮馬二,正副各駕騮馬六。餘輅正副駕馬數同而色異,象輅以赤,革輅以赭白,木輅以烏,駕士五百五十人,副一百人,管押人員各二人。進賢車一,駕士二十四人;明遠車一,駕士四十人。
後麵是屬車十二乘,每乘駕牛三,駕士十人。衙官二人,管押節級一人。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四省局官各二員。
後麵是戰車:黃鉞車、豹尾車各一,各駕赤馬二,駕士十五人。黃鉞天武副都頭及神勇副都頭各一。
然後就是掩後隊。左右宣武都指揮使二人領隊,大戟、刀盾、弓矢、槊各五十,共二百人。
最後是玄武隊。虎翼都指揮使一人,犦槊二,仙童旗一,玄武旗一,螣蛇、神龜旗各一,槊二十五,弓矢二十,弩五。
趙佶的大駕儀仗,各官員、諸禁衛班直的頭上皆簪著三月鮮花,一個個身披錦繡撚金線衫袍,金帶勒帛之類結束,色澤鮮豔,質地豪華。
隻是這儀仗隊伍裡的不少人士身上的盔甲、手裡所持的兵器,有些似乎過於誇張了,看那盔甲!那厚度!半尺厚!一個頭盔怕要五十斤重!看那刀槊斧戟、骨朵金瓜的造型、大小、粗細、長短。。。每一柄怕是要兩百斤重了。。。街道兩邊百姓看著這些武將、軍士們如看天兵天將一般。。。俺還聽到有些膽大的紛紛叫道:“還是官家的親軍厲害!比去年三月那招安的梁山好漢們牛逼!道君皇帝萬歲!”
這盔甲、兵器絕不可能一路穿戴著、舉著走動,那豈不是個個都跟俺一樣了?至少也要跟魯智深一樣!
俺神識卷過去,嘿嘿,那些過於誇張的盔甲、兵刃,都是木頭製造的。。。
王大、孫二兩個老頭是有見識的,嘿嘿笑著搖頭。
孫二笑道:“槊,木刃,黑杆兒上畫雲氣。戟,木為刃,赤杆兒畫雲氣。殳、叉,戟之類,皆木質,各色杆兒上畫雲氣。儀鍠,鉞也,刻木如斧,青刃黃柄,上綴小錦幡、五色帶。甲騎具裝,甲,人鎧也;具裝,馬鎧也。甲以布為裡,黃絁表之,青綠畫為甲文,紅錦褖,青絁為下裙,絳韋為絡,金銅鈌,長短至膝。前膺為人麵二,自背連膺,纏以錦螣蛇。具裝,如常馬甲,加珂拂於前膺及後秋。”
王大笑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孫二大笑道:“就是就是,知道那麼多乾啥,哈哈。”
王大正色道:“虛虛實實嘛,那些高手穿戴、兵刃可都是真家夥。治民之道嘛,麵子上牌坊立起,實質裡還是要商鞅的那一套。”
官家後麵,自然是能與皇帝一起去金明池的王公大臣們的車駕、護衛,浩浩蕩蕩的。
俺起身離開,去金明池裡看看。
自然是俺的速度快,匿影藏形的進去,搶上臨水殿頂隱在屋脊邊角。
果然,如東京城內民眾議論,趙佶的玉輅到了,先幸臨水殿,賜宴群臣。趙佶在主座龍椅上坐了,有資格落座的王公大臣們也紛紛坐了,酒水果子都擺上,然後再觀看水戰。。。畢竟,老祖宗開鑿這池子的目的是訓練水軍,怎麼滴也要搞一點兒水戰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靠近大殿的水裡,橫列著四條彩舟,船上有諸軍百戲,都是舞大旗、舞獅豹、刷棹刀、舞蠻牌、扮神鬼、演雜劇之類。
又有兩船,上麵皆是樂隊。又有一艘小船,上麵做了一個小彩樓,彩樓下麵有三個小門,像是演傀儡戲的。果然,樂船上絲竹響起,彩棚中小門大開,一條小小船出來,船上小木偶人出來,一個身上白衣的,出來就開始垂釣;另一個小木偶童子舉棹劃船,小小船來回環繞行駛。。。那個釣魚的木偶人不一會兒釣出一條活小魚,又作樂,小小船入棚。繼有木偶築球舞旋之類。。。俺神識卷過,皆是法器之屬,木偶上麵鐫刻符籙,此類似於道門撒豆成兵之術,也屬巫門附魂之法。。。群臣叫好,紛紛言說今年的水傀儡分外彆致。
又有兩畫船,上立五丈高的秋千,船尾百戲人上竿,幾個男女身穿魚皮緊身水靠,連續上去蹴秋千,沒蕩到最高處,就撒手,連翻四五個筋鬥,筆直擲身入水,水花不興,如銀針入水。。。然後從水中竄出,如魚躍龍門一般,出水麵半丈,直接入船。。。這水性,比之浪裡白條張順也差不到哪裡去了!群臣們還是叫好,紛紛言說今年的水秋千那兩個女碰子頗為美妙。
水戲呈畢,百戲樂船,各鳴鑼皷,水秋千船與水傀儡船分兩壁退去。
有小龍船二十隻,上有緋紅襖衣的軍士各五十餘人,各設旗皷銅鑼,船頭有一軍校,舞旗招引,乃虎翼指揮兵級也。
又有虎頭船十隻,上有一錦衣人執小旗立船頭上,餘皆著青短衣,長頂頭巾,齊舞棹,乃百姓卸在行人也。
又有飛魚船二隻,彩畫間金,上有雜彩戲衫五十餘人,間列雜色小旗緋傘,左右招舞,鳴小鑼皷鐃鐸之額。
又有鰍魚船二隻,隻容一人撐劃,乃是獨木製作。
群臣議論,這以上船隻皆朱緬從江南進貢上來的。
這些小船一起去大澳屋,牽拽出一艘大龍船,那二十隻小龍船圍著大龍船爭先團轉翔舞,迎導於前。虎頭船以繩索引大龍船。
俺神識卷過這艘大龍船,長四十丈,闊四丈。龍頭龍尾鮮豔異常,其鱗鬣,皆雕鏤金飾,楻板皆退光,兩邊列十合子,充合分歇泊。中設禦座龍水屏風,楻板到底深數尺,底上密排鐵鑄大銀樣,如桌麵大,用來壓重,這樣就不會側翻了,上有層樓台觀,檻曲安設禦座。龍頭上人舞旗,左右水棚,排列六槳,宛若飛騰。
至水殿.艤之一邊.臨水殿前至仙橋,預先用紅旗插於水中,標識地分遠近,所謂小龍船,列於臨水殿前,東西相向。虎頭、飛魚等船布在其後,如兩陣之勢。須臾,臨水殿前水棚上一軍校以紅旗揮舞,大小龍船各鳴鑼皷出陣,劃棹旋轉,共為圓陣,群臣讚歎,此“旋羅”船陣精妙!
又以旗揮舞,小龍船分而為二,各圓陣。群臣讚歎,“海眼”船陣更是利索!
又以旗招之,兩隊小龍船相交互。群臣謂之“交頭”陣法。
又以旗招之,則諸船皆列池心島五殿的東麵,對水殿排成行列。小舟上一名軍校手執一四丈長竿,上掛錦彩銀盌之類,這就是標竿。把標杆插在靠近臨水殿的水中。又見旗招之,則兩行舟鳴皷並進,快的拿手船得標,則山呼拜舞。龍船、虎船,各三次爭標而止。小船複引大龍船入大澳屋。
俺在臨水殿頂看的目瞪口呆。。。這特麼是水戰?水上勾欄瓦舍並小規模賽龍舟罷了!俺在梁山水泊裡看阮氏兄弟三個漁人訓練水兵都比這裡強了百倍!船,船不如梁山!兵,兵不如梁山!麻痹的,俺神識裡,那趙佶和諸位大臣還樂淘淘大讚水軍厲害!那蔡京拍趙佶馬屁,口水都吹花白胡子上了!那眼眯縫的,笑的見牙不見眼。。。真特麼醜啊!
俺想,乾脆搶下去,掄一刀,把這一窩雜種全滅了吧!
喜歡水滸之往事隨風請大家收藏:()水滸之往事隨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