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燈塔穩穩地鎮在海麵上,三盞魂火幽幽亮著,射出的三束燭光集中照射在識海海麵,照進識海裡,一團光亮罩向俺和玄牛子。
識海大浪翻騰,浪濤洶湧。
泥丸宮空中五個五彩真炁光團都灑下一道五彩光束延伸進識海,搭到俺的陰神上,俺感覺力量大增,撕吧玄牛子輕鬆了許多,俺開始占據上風。
經過漫長的扭打,玄牛子在俺的撕扯和魂火照射之下,漸漸開始衰弱,終於被俺撕成碎片,被魂火燒成灰燼溶解到識海裡去。
俺的陰神在三座燈塔中間的燭光彙聚之處的平靜海麵處冒了出來,盤坐下來,一團信息從海麵傳進身體。
。。。
道門前些年傳出有個叫張伯端的前輩,他有一首道情:
“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合希夷即自然。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天地逆旅,人行其上,說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這話對沒有修成金丹的人來說太踏馬大了。
那些身為棋子的,說什麼要翻身當棋手。。。願望很好,操作起來很難,基本是高看了自己。
亂世嘛,像俺前世這樣的,想的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混個長生不死。一番奮鬥,最終還是被刀斧砍殺。俺這樣的人死了,已經不是常人,就可能會化成猛鬼厲魂,為禍世間。
俺到底會不會,有沒有為禍人間?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俺隻要可能會為禍人間,這就夠了!因為俺這種修行人,死了,也是有價值的,是一種資源,肉身是,厲魂、陰神更是。
俺前世被人拘魂,就是要把俺陰神養成一種戰兵。
上古以來,各宗門的修行者們早就發現了各種天地之間的力量,而生靈死後的魂魄,調理好了,也是一種力量,足以應對人世間的絕大多數麻煩。
所以,就出現了豢養魂魄當做兵馬的手法。
因此凡是人世間大戰發生,戰死的雄魂必須安撫。
儒門有位宗師,以屈原這個名行世,創有《九歌》,裡麵除了《國殤》一首,其餘皆為請神祝詞。《國殤》則為招魂之曲,悼念和頌讚為楚國而戰死的將士: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包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儘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遙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據傳,享受國祭,則這種戰魂能永護其國。所以,凡是強國,國主必親自主祭,禱念英靈。
傳說上古黃帝蚩尤之戰後,黃帝自然招魂祭奠,這樣都尚有漏網未招到之雄魂,在商周之戰時才被薑子牙收入封神榜封神。
傳說周武王伐商紂時,眾多修士從高位層麵破界來到,加入兩邊陣營參戰,死了成千上萬,其中強力者三百六十五位被封為八部正神,其餘戰死的修士和周商兵將,也被網絡成天兵天將。
所以,那次封神榜乃是養兵馬的最高端手段,也是死後封神這一古老道法的一次大爆發。後世依然有死後封神的,但都是鳳毛麟角。
而亂世之中,大戰之後,自然沒有國祭,雄魂厲魄就做不了英靈。宗門之中的高人就下手了,一來,消除人間禍患;二來,培養自家兵馬。
傳說在漢末,道門太平一脈入世,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要創造百姓人間樂土。自然遭到朝廷、世家、軍閥的圍剿,慘遭失敗。各係宗師出手,收取亡魂,培育成黃巾力士,乃道門兵馬中赫赫有名的存在。
俺這拘魂符也是天師道在唐中期那時的天師所施,不知道是那時候的大唐國主要求的,還是天師自己的個人行為。
所以,俺就被拘魂了。。。這無關個人恩怨。
是不是恩怨,你死都死了,一般就說了不算了。
隻有你強大了才是恩怨;你不強大,一切就隻是生意!
西楚霸王活著時候,強不強大?自殺死了,身軀被分成五大塊兒和無數碎屑。。。他報仇了沒有?沒有。
要想真成為棋子,就必須要體現出棋子的價值,俺前世既然已經入局,自己就可以左右搖擺一下,目的就是儘可能的留在這棋盤上,活著才有可能,否則,早早的被人吃掉、對掉,從棋盤上挪開,你還怎麼活?
所以,在那漆黑洞穴中,俺前世努力存活了下來。。。同時也消磨了大半的拘魂符。。。不自由毋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