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忠義文武_水滸之往事隨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忠義文武(1 / 1)

黃裳看好此地,要留下來修行,一來是此地讓他心安,二來他熟讀道經,自然知道破碎虛空飛升之事,三來他也知道李白那首“清我心”的詩。

“英雄所見略同!老夫也認為此地才是李白那詩中清溪之地!”黃裳擊掌笑道,“破碎虛空之地,就是天地樊籬破了個縫隙,無論如何再補,也不如全來的牢靠!”

“然也!俺到黃鶴樓看過,依稀有些感覺,那裡似乎不止破碎過一次。”俺笑道。

“嗬嗬,修行修行,到頭來卻隻是煉了個鑽狗洞的本事,看來所謂的上界並不喜歡咱們這些下界的修士,或者說樊籬了這界的大能力者,也就是那些養雞鴨的,不希望雞鴨跑掉。嗬嗬。”黃裳冷笑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都不仁,何況天地之下的能力者?仁義禮智信,嘿嘿,都不仁了,哪裡還能夠義、禮、智、信!所以這些東西都是要求下麵對上麵貢獻出來的!上麵的,隻要求,卻不會遵行。”俺笑道,“俺待過的梁山,原本大堂之名為聚義廳,後來改叫忠義堂。哈哈,這忠字也好比那仁字,卻都隻是從下往上講的,上麵的那裡會對下麵的講個忠字!所以,上界的自然視下界的為草芥。養雞鴨的自然視雞鴨為食物。它們怎麼可能跟咱們將仁義。”

“對,上界看來都是些不仁不義之輩。嗬嗬,這義字,萬年老二。義與仲,在排序中為次,紀念管仲,孔子。民間名號的習俗稱呼。”黃裳笑道,“管仲將禮、義、廉、恥視為國之四維;而‘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這義字都是老二啊。”

“是啊,說什麼仁義!這次征討方臘,本是招安梁山的好漢兵馬。一個個在聚義廳、忠義堂排座位、分高下的好漢,被忽悠的講義氣,為了帶頭大哥宋江宋公明給大宋朝廷儘忠,死了不少啊。”俺歎息道。

“可是!這次征方臘,可謂是損兵折將!”黃裳也歎息道,“不是老夫自誇,若沒有老夫乘機暗中出手,婁敏中、杜微、王寅三人就會多殺死七八個戰將!”

黃裳便給俺講述了這些日子他的複仇之旅,也是梁山好漢的殞命之旅。

黃裳離開杭州,先跟隨由玉麒麟盧俊義帶兵的那路軍馬,去攻打歙州。

“丐幫那個王寅在昱嶺關,帶領著兩員副將,一個喚做雷炯,一個喚做計稷。這兩個副將都蹬的七八百斤勁弩,各會使一枝蒺藜骨朵。埋伏了宋軍的前軍,射殺了幾千人馬,折了五七員正偏大將。”黃裳說道,“宋軍有個天賦異稟的飛簷走壁高手,好像叫時遷的,放火燒了昱嶺關,宋軍才打到歙州城下。亂戰中,王寅獨自一人就殺了五七個宋軍戰將,還頗有餘力,老夫乘亂弄死了他。”

“丐幫中人,這王寅的戰力能排第幾?”俺不禁問道。

“老夫看來,王寅能排進丐幫前三,他有奪取丐幫幫主的實力。僅比當年的蕭峰弱上一線,此人已達先天門檻,精氣狼煙高起粗壯。”黃裳說道。

俺也不知道這王寅弄死了哪幾位好漢!

黃裳弄死王寅之後,繼續隨軍趕往清溪,宋江河盧俊義合兵,合圍幫源洞。方臘率十萬眾扼守險徑,宋軍攻打不下,乃分兵前後兩麵夾攻,遣勁兵從間道強奪門嶺。方臘軍馬腹背受敵,七萬餘人戰死。

混亂中黃裳找到了婁敏中和杜微,這兩人也已經殺死了幾位梁山好漢,黃裳親眼見到杜微飛刀對飛刀,紮死了一個叫韓伯龍的。

婁敏中和杜微頭上自然挨了黃裳一爪子。

最後,黃裳追蹤方臘,一番打鬥,方臘還不到先天門檻,都趕不上鄧元覺那和尚,魔功自然不敵黃裳這個修士,被黃裳一記白骨爪抓死了他。

“大戰之後,宋軍在睦州宮觀淨處揚起長幡,修設超度九幽拔罪好事,做三百六十分羅天大醮,追薦前亡後化列位偏正將佐。”黃裳歎息道,“幾日後,那黑胖漢子宋江與那白大個子玉麒麟盧俊義收拾軍馬將校人員,要回杭州,聽候聖旨,班師回京。宋江點名,部下正偏將佐,止剩得三十三員回軍。那三十三人是: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小李廣花榮、小旋風柴進、撲天雕李應、美髯公朱仝、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風李逵、病關索楊雄、混江龍李俊、活閻羅阮小七、浪子燕青、神機軍師朱武、鎮三山黃信、病尉遲孫立、混世魔王樊瑞、轟天雷淩振、鐵麵孔目裴宣、神算子蔣敬、鬼臉兒杜興、鐵扇子宋清、獨角龍鄒潤、一枝花蔡慶、錦豹子楊林、小遮攔穆春、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鼓上蚤時遷、小尉遲孫新、母大蟲顧大嫂。”黃裳說道,“不成想,大軍剛啟程,那什麼病關索楊雄就發背瘡,鼓上蚤時遷也感攪腸沙,不到一天,這兩人就死了。宋江安排匆匆埋葬。嘿嘿,那兩人卻是詐死脫身,弄了兩具死屍扮作了自己屍首入得棺材,夜裡挖起了一擔子金珠結伴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聰明人!俺聽說他們原本三人一起上的梁山,還有一個叫拚命三郎石秀的,也是個精明的,可惜,看來是死了。這石秀還曾在東京城外倉頡造字台前說過一句話,讓俺有所悟,對俺緣覺《太玄經》很有幫助。”俺歎道,然後問道:“道友,你可知道宋軍裡麵有個胖大的和尚,叫花和尚魯智深的,是怎麼死的?還有一個叫九紋龍史進的,怎麼死的?”

“你說的和尚和史進不一定死了,那石秀也不一定死了。王寅在昱嶺關,帶領著兩員副將雷炯、計稷埋伏宋軍,射死幾員宋將,其中有兩員宋將是被殺傷,卻被一個胖大和尚衝出來給救走了。老夫聽到那和尚叫一員宋將史大郎,另一員叫三郎,應該就是道友所說的三人。這這三人應該也是詐死脫身了。”黃裳撫須說道。

“嗯,難怪楊雄就發背瘡,時遷就感攪腸沙,還一起死了!估計是石秀在外給謀劃的計策!”俺拍腿笑道。

非要弄得如此險惡才脫身走嗎?李忠和俺早就跟老魯說過,讓他儘早脫身,老魯總是點頭。楊誌詐死脫身,他也知道。。。大概是為了九紋龍史進,這小子總想掙個功名給他死去的老父親。。。老魯這是不把九紋龍史進當兄弟了,改成當兒子了!必定是如此!

而且,老魯那什麼五台山的師傅智真長老也是個棋手或者是個觀棋的旁人,能入定觀測老魯命運。。。老魯修行後曾說起此事,李忠估計是跟他說了好些什麼事項,老魯就對智真長老頗為忌憚。估計是這兩人隻有在險惡形勢下才好脫身?

俺其實也是認為這老魯、小史兩人應該是死不了的。那個石秀,自然也是沒死的。

“哈哈,義氣是相互的,不能隻要求從下向上啊!自從聚義廳改叫忠義堂,這義氣就到頭了。再到弄什麼幻術搞什麼天罡地煞,這義氣基本就沒有了。聰明的,估計還會走幾個。”俺笑道。

“嗯,老夫站在山頭望這宋軍之炁,將星慘淡凋零,成分崩離析之勢。那三十幾人,有那麼五七個有橫死之兆。三四個有遠走之兆。三四個有修道或成神之兆。”黃裳撫須說道。

“混世魔王樊瑞本就拜了公孫勝為師,這次戰後必然心灰意冷去投奔公孫勝。那個神機軍師朱武與公孫勝走的挺近,估計難免會有修道之念。那個神行太保戴宗,他的本事本就不是活人能用的本事,其名字與綽號都是有死後封神的兆頭,俺斷定此人會在泰山東嶽廟成為陰神。”俺歎道。

“如此看來,鐵拐李門下倒是能收下三五個門人了。”黃裳笑道。

“這一戰後,死傷慘重,剩下的飛鳥各投林了,也沒有哪一個會再給宋江賣命掙官帽子了。”俺也笑道,“特麼的這世道,難怪武人能被文人壓製,嗬嗬,武人腦子不好使,被人宋江一個吏員輕鬆拿捏了。”

“嗬嗬,禮義廉恥、仁義禮智信嘛,都是這些東西教化出來的。武人戰力高的,都會學些文化,結果就被這些玩意兒給弄的彪呼呼了;那些戰力弱的,被這些戰力高的壓製了,也隻能委屈下來。所以,武人被壓製,不是文人的問題,而是高戰力武人的問題。”黃裳笑道。

“哈哈,所謂害群之馬是也!道友說的也有些對!文武不是那麼容易分開的,高戰力武人不一定是武人啊,比如道友,哈哈,那裡還分文武!反正能壓製住底下的刀子就行。”俺也笑道。

“對,刀子就是武,筆杆子就是文,曆來都不是拿人來分文武的。文人的心可能比武人的心還惡!所以,筆杆子才能壓製住刀子。”黃裳笑道,“那關公還叫關夫子,人家一手拿大刀,一手拿《春秋》,這樣才能被文人和武人一起尊敬嘛。”

嗯,很對,大宋官家趙恒,那位去泰山封禪的真宗皇帝,寫詩勸學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其實,刀子裡麵更有這些東西,他大爺趙匡胤就是用刀子給他老趙家掙來的這些東西,還有比這些東西更好的東西,就是這個天下。

再過兩年,怕是要被那女真金國偽他大爺完顏吳乞買匡胤拿刀子給整走了。。。書,怕是救不回他老趙家的天下了。

喜歡水滸之往事隨風請大家收藏:()水滸之往事隨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終鑰之主 末世列車,我靠預言讀檔成為榜一 詭又名神,神又名詭, 青銅花開,執子之手 正宮身份,小三肚量,勾欄做派! 八零高嫁機長,渣男前夫悔哭了腸 醒來變成喪屍,開啟不尋常的人生 虛空之上 權臣心上雪 我有一口吞天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