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經和一個叫夷之的墨者辯論時,說到過一段話。
孟子曰:上世有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麵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意思是,古時還沒有土葬的習俗時,死者的屍體被隨意丟棄在溝壑中,被野獸啃食,被蟲子寄生。
死者的親屬不忍親人死後屍體受罪,心裡難過,流淚落汗,便將屍體掩埋。
因此為親人厚葬是人內心仁孝的外在表現,越是孝順,對親長的葬禮越厚重,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
這是孟子為了反駁墨家兼愛理論,以葬禮薄厚為例反諷夷之。
原來夷之雖然是當時有名的墨者,卻一邊到處宣揚墨家的薄葬觀,一邊給自己的母親用豐厚的金銀珠寶陪葬,正是扛著墨旗反墨旗。
墨者尚且如此,普通人又怎麼會背離自己的本性去愛毫不相乾的陌生人呢?
以此論證人之間品性不同,又因血緣不同而親疏有彆,所以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人人兼愛互利的大同世界。
這其中狐狸是以狐和狸代指吃屍體的野獸,不過法師多為文盲,不解其意,隻是將這段話斷章取義,開始視狐狸為不祥,認為狐狸會禍亂死者。
所以部分風水流派認為狐狸與陰宅相衝。
又有一部分流派則認為狐通福,狐狸守陰宅可以旺家族三代,卻完全反過來了。
總之眾說紛紜,禍福根本沒個定論。
不過黎譜看風水金的臉色,也猜到他多半是狐禍論那一派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進入大門,結果偌大的墓園竟然隻有一個孤零零的無名小墓碑立在角落。
作為一個占據整個山頭的權貴大墓,這就顯得更加詭異了。
風水金先是在周圍轉了一圈,又遙望遠處山脈,最後回到墓碑前查看,並撚了一小搓土放到嘴裡嘗了嘗。
黎譜在茅山秘笈裡學過一點風水皮毛,對他的職業來說沒啥大用,所以沒有往深了學。
半桶水瞎晃蕩容易害人害己,因此黎譜很少在風水一塊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時候比較懂風水一點的小仙姑正在修玩忘道,反正有專業的在這,黎譜也沒準備打擾她修道。
等風水金溜達完,表情更加凝重,也不知道他看出個什麼來了。
他詢問樸誌勇道:“不知道這座墓是出自哪位大師的手筆?”
樸誌勇回答道:“家父曾經和我提過。是當時一位高僧,因為家祖為國立下大功,所以專門為家祖選了這塊風水寶地。”
風水金問道:“僧人?不知道這位大師法號是?”
朝鮮半島就這一畝三分地,如果是有名的風水大師,他一定聽說過。
樸誌勇道:“聽說是一位叫做奇順愛的僧人。”
風水金搜腸刮肚,也沒能想起朝鮮風水界有這麼一號人物。
他隻能跳過這個話題,問出了另一個疑問:“令祖父生前非富即貴,作為他的陰宅,這處墓地未免也太簡陋了。”
樸誌勇答道:“說是那時候盜墓賊猖獗,所以選擇了低調下葬。”
黎譜和風水金一樣,都是老人精。
他和風水金一樣看出樸誌勇沒有說實話,但這個回答也算得上滴水不漏。
風水金再三斟酌後,對樸誌勇道:“樸先生,這個活我接不了,你另請高明吧。”
說罷就快步離開了墓園。
遷墳的主事人撂挑子不乾,薩滿林等人急忙追了出去。
樸誌勇對站在原地的黎譜說道:“神父,請問你天主教的意見是?”
黎譜想也不想道:“我提議就地火化!”
喜歡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請大家收藏:()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