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守望鎮的楚希發現導引裝置被破壞,於是隻能選擇走曾經的古道。
她如何找路不談,王陸的視角中,原本正在關注一個逐漸虛無的個體,突然間得到訊息,有一個意誌在世界上潰散。
潰散的意誌是瓦解的糜爛,這是在王陸之後選的意誌,王陸也是第一次知道。
意誌潰散就代表失去了爭奪的資格,競爭的對手少了一個,也算是好事。
之後近兩年時間,王陸的意誌沒有再收到其他意誌的相關信息。
這兩年的關注,王陸終於做出決定,他要引導受關注的個體邁入虛無之列。
對於虛無,王陸從來不認為它是什麼好東西,甚至諸多人格中,有不下一半對虛無的憎惡和對支配者的憎惡一樣。
即便是萬不得已,他也不希望任何人接觸虛無,更彆說主動引導。
就拿楚希來說,即便王陸用立誓布和虛無的手段洗滌過她體內的支配力量,他依舊沒有將對方拉入虛無。
哪怕是後麵告知她和維拓有關自己的虛無之念,也是為了讓他們對虛無有所了解,而不是讓他們追逐虛無。
即使是現在,此時此刻,王陸本尊對虛無的理解和感悟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依舊是想著用支配者來做實驗,自己完善理念。
而從沒想過要把這理念傳下去,至少在它完全完善之前,在王陸確定它與人無害之前,王陸都不會將它用在任何人身上。
但是經過兩年的關注,王陸在今天做出決定,他要引導關注的個體邁入虛無。
這兩年來,被關注的個體因為各種被動的原因,一點點墮入虛無。
從一開始的被動自毀,緩慢虛無化,到後來他主動追求虛無,王陸能感受到他強烈的意願。
他所追求的虛無伴隨著自毀,想要用自毀來徹底結束發生在身上的痛苦。
如果王陸不加以引導,最後的結果就是在自毀中虛無,在虛無中消亡一切。
是看著他死,還是將自己初步的虛無理念放在他身上一試,王陸隻能選擇後者。
假如被關注的是個支配者,王陸會毫不猶豫做決定,選擇用他試試自己的理念。
但對方是人,這才使得王陸觀察了兩年,不僅是觀察對方接觸虛無的過程,更是想看看除了走上虛無一途,還有沒有其他可能。
事實隻有虛無一途,那王陸也就不再猶豫。
王陸的意誌開始與被關注著的意願接觸,先在意願之中建立起最為基礎的邏輯,這是開始引導前的必要準備。
要讓對方先意識到有一個意誌存在與虛無之內,然後再慢慢影響對方對虛無的認知,讓他走上和王陸一樣理念的虛無。
這個過程中王陸必須將自己對虛無的理論灌輸給對方,而對方的意願也要認同這種理念,兩者才能進行下一步——建立意誌連接。
隻有完成意誌連接,王陸才能將虛無的力量傳遞給對方,讓對方擺脫目前的狀況。
至於建立意誌連接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完成和他的意誌規則綁定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