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克拉的大軍在姆拉拉城被攔截,血教團的大軍顯然是從彌水上遊渡河而來。
彌水從姆拉拉城外開始才進入南境,而從這裡往上的上遊則是在天狼軍境內。
看起來對方已經和天狼軍達成了某種協議,也難怪大軍出現在城外,城裡才有所察覺。
從母拉拉城往東,去往彌音山支援,中間隔著彌衡山脈,因此要去彌音山有三條路。
第一條自然是順流而下,走水路。不過彌水是分界,對麵就有大軍,走水路很危險。
第二條就是貼著彌水,從彌衡山脈前過去,這也是月克拉原本的行軍路線,這樣更加大張旗鼓。
第三條就是從彌衡山脈後麵過去,有山脈作屏障,安全性隱秘性都有保障。
唯一的缺點就是路程更遠,山脈在向南這一麵更加多變,有些山脊延伸出來千裡,需要繞路,路程遠了不止十倍。
如今第一條路危險,第二條路被堵住,要麼繞遠,要麼正麵突破血教團大軍。
問題擺在月克拉麵前,她並沒有著急做決定,而是親率五百人馬出城,前往查看血教團大軍的情況。
這五百人中,有五十人是聖教團的成員,他們是親衛,負責護衛安全,主要是防範血教團使用什麼邪術。
彌衡山脈山巒叢生,樹木高大茂密,山脈和彌水之間形成的大道被稱為彌道。
彌道有寬有窄,山林之間也可以伏兵,血教團的大軍就駐紮在進入彌道裡五十裡深處。
血教團采取的屯軍紮營方式是水路並用,水寨配合陸營,確保水陸都過不去大軍。
而且吸取了熔爐穀一戰的失敗教訓,大軍所在的地方,左側是水,右側的山體山勢都較為平緩。
這是為了防止奧古聖裁的軍隊故技重施,用炮轟山體導致滑坡山崩。
如果把大軍開進彌道和血教團決戰,不管是從山上還是水上,都可能有伏兵左右夾擊,大軍必敗。
“這是鐵了心不讓我們過去,有什麼想法。”
月克拉沿河而行,遠遠看著對方幾位嚴整的大營,哪怕拋開其他因素,想要破這樣的大營也非易事。
“對方既然攔截援軍的大軍都到了,彌音山肯定旦夕交兵,我建議直接繞過山脈前往支援。”
“時間雖然慢一些,但支援一定能到。”
月克拉身邊的副將伊克斯思索片刻後,說出自己的見解。主要是他想不到其他辦法突破對麵。
如果雙方拉開大戰一場,那事情反倒簡單。可對方明顯是要拖住他們,隻要援軍趕不到彌音山,交不交戰根本無所謂。
若對方一直是這種戰略,那他們也無計可施。
“我覺得可以再看看,現在情況還不明朗。”
“在一種特殊牌局中有明牌一說,我們幾乎是明牌要支援彌音山,對方在知道我們有哪些牌的情況下,肯定所有情況都預料到了。”
另一個副將圖垃說道。
“你是說繞路這個選項是他們故意留給我們的?”
伊克斯也不是傻子,很容易想通這裡麵的道道。
“路遠就要加快速度,如果彌音山又不斷傳來噩耗,那我們更是會用最最快的速度前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