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沿著小路行到一河灣之時,李瑞遠遠望見了在河邊一草亭中,一位正坐在石凳上的正作著畫的素色裘裝美女,外加著一個隻剩下炭在燃燒發熱的火堆。
由於氣溫太低,為了讓墨汁不至於被凍住,硯台被放在了火堆邊不遠處。
聞得馬蹄之聲,轉過頭來的楊妙璿也遠遠望見了不遠處的小道上,正身著披風騎著馬而來的李瑞。
雖然太陽不可見,但地麵的亮度卻是不低。外加著雪地的反光,視力還算不錯的楊妙璿看清了李瑞的模樣。
“好英俊啊……哎呀,亂想什麼呢?”倏地,俏臉泛紅的楊妙璿飛快轉過了頭去,繼續作起了畫來。
不過,相較於之前,楊妙璿的作畫速度卻是慢了不少。
與此同時的,好些次的,楊妙璿真心差點就忍不住重新轉過頭去。
“不錯!”這是李瑞在望見楊妙璿的正臉後的一聲感歎。
單從外貌論,這個世界的楊妙璿看起來23歲左右的樣子,和原劇情中北齋妙玄)的扮演者楊冪很是有些像,但也有著些許差異,且更加漂亮了些許。
此外,本世界的楊妙璿的身材也著實不差,約莫d的樣子。
“在下欲在草亭中避雪,不知姑娘能否應允?”未幾,李瑞牽著馬來到了河邊的草亭外。
倏地,楊妙璿連忙起身並轉過了身來。
“自然可以!公子,快請進來吧。再者,這個草亭並不是我搭的,而是永安寺的大師們搭的。”
“多謝!在下李瑞,字瑞之,不知姑娘芳名?”李瑞邊說著,邊褪下了披風並掛到了一邊,旋即拴起了馬。
“楊妙璿……”
……
很是有些快的,李瑞就和楊妙璿熟悉了起來。
相較於原劇情,本世界的楊妙璿並沒有那般淒慘,但也差不了多少。
從小時候起,楊妙璿就隨著官場失意的父親以及母親,一道隱居在了永安寺附近的一竹林中。從小到大,楊妙璿去京城的次數並不多。
在楊妙璿13歲之時,她的父母先後不幸患重病去世。
為了謀生,淪為孤兒的楊妙璿不得不拾起了畫筆,以著北齋之名做起了畫師,以賣畫為生。
……
也許是天賦的關係,楊妙璿的畫技提升得很快,畫的單價也提升得很快。
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加之路途有些遠,出行有些不便,暫時不打算搬城裡去的楊妙璿依舊很少去城裡。
為了自抬身價,楊妙璿有時會將自己所作的一些畫,交給她父親在生前的好友,永安寺的住持靜海師父,由他代為贈與或售與來寺裡上香的達官貴人。
如此,也是她的北齋之名能傳得那麼快的原因之一。
在售畫之後,楊妙璿會將所得之利潤的一半捐給永安寺。
如此一番操作,算是實現了互利共贏,還不怎麼欠人情。
單從這點來看,楊妙璿還真就是一位心思靈慧,聰明得如同小狐狸一般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