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是喜人的!
雖然在北方有不少田地絕收,但絕收的都是未被改種的田地。
對比無比強烈的,雖然也受到了嚴重的乾旱等的影響,但玉米、土豆、紅薯的畝產全部都達至了理論上的最高值的四成到五成,也即每畝的畝產最低都分彆達至了一千六百斤、四千斤、四千斤明朝一斤約等於現在的1.1936斤596.8克))。
……
原來的大明的農作物的平均產量是多少呢?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全部算起來,平均也就不到350斤每年每畝的樣子。
在崇禎元年的大旱時期,北方不僅沒出現大麵積的絕收,糧食的總產量甚至還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單單北方在這1年的收成,甚至就可以養活整個大明的所有人口約1億人口1年,而且還將剩下很多很多。
……
玉米、土豆、紅薯的味道、營養等如何?
基於《太空旅客》世界中的星河帝國的高度發達的基因技術的改造,三者不僅味道比之普通版的要好上很多,而且在營養方麵更是還強了許多倍。
單說前者,單說紅薯,甚至有許多人喜歡把紅薯直接當水果吃。如此,足可見其味道之好。普通紅薯的副作用,如吃多了脹氣乃至如何之類的,都是不存在的。
再說後者,如果不嫌單調的話,光吃三者中的任意一種,就能夠保證一個人的全部營養之所需。
……
作為自古以來的吃貨大國,大明的民眾又怎會隻隨便煮一煮或其它呢?
伴隨著三者的大豐收,玉米餅、玉米麵、酸辣土豆絲、土豆燉雞鴨肉……、拔絲紅薯等菜品或類似的菜品紛紛出現。
如此之下,原來的曆史上的全國性的大饑荒並未發生,在陝西等地也未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甚至於,在北糧南下乃至向全國的情況下,整個大明的情況都變得安穩了起來,些許的不安穩如匪患、民亂等都近乎被全部消滅或平定。
……
在如此情況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那便是這個世界的李自成。
因現有的驛站製度有很多弊端,崇禎元年1628年),崇禎皇帝對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起了驛站。
同年八月,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
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
後由親友救出後,十一月三十日早上,李自成殺死債主艾詔。
接著,當日晚上,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的一名叫蓋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殺了妻子。
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可能不管。
崇禎元年1628年)十二月初一淩晨,就在李自成欲同侄兒李過連夜離去,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並順帶逃脫罪責之時,李自成和李過被恰好趕到的衙役圍在了家中。
在自知死路一條的情況下,李自成直接來了個自刎身亡。
雖與其它世界的同時代的同名者有些經曆類似,但這個世界的李自成卻是未能如其它世界的同時代的同名者一般,成就“闖王”之名乃至建立大順政權,而是飛速隕落在了欲要負罪潛逃的起始點……
……
回到正題!
另一方麵的,經過超一年的大力推廣,《大秦國術》之威力逐漸顯現。
大明民眾的平均身體素質已經提升了至少50。
也即,若以身體屬性論的話,由100提升至了至少150。
與之相對的,後金的女真人、海外的日本人、西方的紅毛鬼荷蘭人)等的提升,則都是微乎其微。
在初始之時的差距還不明顯的情況下,女真人、日本人、荷蘭人等或是沒發覺,或是即便有隱約察覺到一丟丟不對勁,但沒怎麼在意。
不過,在差距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之後,女真人、日本人、荷蘭人等終於或早或晚察覺到了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