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沒有人發現異樣,使用了藥物的人群,紛紛自主推廣。
對藥物的評價也從懷疑,逐漸轉變為大力支持,一時帶起了千金求藥的風波。
反對在排山倒海的熱潮前,激不起一絲波瀾,還沒翻出浪花,就已然銷聲匿跡。
各種營銷號開始另辟蹊徑,從關注藥物作用到統計使用者健康數據,變著花樣拉扯群眾的心。
各大企業參與調查的消息不脛而走,所有的人都期待能得到正向的結果,然後放心大膽的購買。
誰知過了三個月,也沒有得到後續。
來的轟轟烈烈,走的悄無聲息,似乎默認了不提及就沒人會惦念,坐等它自然而然的淡出網絡。
一句妄想喚醒世人的囈語,淹沒於五花八門的言論,那張精心統計的數據,尋不得有緣人。
沒有平台和主流唱反調,抵製落於下風,真相在此刻不重要,它淪為了博取流量的棄子。
紙包不住火,也壓不住順勢而長的風,一條評論脫穎而出,換來的卻是更尖銳的掩埋。
[想死,你們就用。]
回懟的話將其完全覆蓋,但總有好奇的網友翻過一邊倒的言論去尋事件的起因,發現了這句一點就著的源頭。
事件不斷發酵,甚至有人將那人的身份信息扒了出來,發展到後麵,關注點就偏離了初始。
轉向指責個人的素養,一時間眾說紛紜。
後來,走向逐漸離奇,不少人自發的打出那無厘頭的六字。
像是跟風一般,從一個變成兩個,四個變成五個,一發不可收拾......
熱心的人替他解釋了摸不著頭腦的話,風評驟轉,矛頭指回研發藥物的天雷幫。
注射此類藥物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群的十倍,可偏偏體檢報告顯示一切正常。
掀起了一陣學術造假的質疑......
一直掩於後方的眾多醫院,見此情形現身拋出證據,並以惡意誹謗提出警告,質疑的聲音雖沒消散,但也小了不少。
輿論的記憶確實很短暫,昨日糾結學術造假的人,今日就拋諸腦後,轉頭又聊回藥物本身。
[怎麼可能?你們就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真的很有效,我當時從樓梯上摔下去,都沒覺得痛!]
一直維護藥物的試用者,爭先恐後曬出了自身的變化,抵製的氣焰瞬間消磨了大半。
[他們的藥根本就不能改善機體性能,之所以覺得不痛,並非是增強了對痛的承受能力,而是破壞了對它的感知。]
此話點醒了一小數存有理智的人,他們希望能公布藥物的成分,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
若是其中使用了明確禁止的成分,或著某有害物質的含量嚴重超標,那再怎麼辯解也會是徒勞。
負責人駁回的理由同樣充分,為了避免侵權,保障所屬權益,製作的原材料暫不對外公開。
當然,這阻擋不了多才多藝的網友,不給,他們就花錢自己查,總歸是要對外銷售。
天雷幫並不是吃素的,察覺到他們的意圖,對購藥的程序做出了係統性更改。
藥品不允許外帶,強製性當場使用。
俗話說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強脾氣一上來,那是神來了都擋不住!
甚至,不惜用自己做實驗,抽出注射了藥物的血液,進行成分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