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蘇軍那排山倒海般的炮火準備轟然拉開帷幕!一門門大炮怒吼著,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震得粉碎,而那令人膽寒的“斯大林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如惡魔般瘋狂地向德軍防線每小時傾瀉上千發炮彈。炮彈如雨點般密集落下,在大地上掀起一朵朵巨大的黑色蘑菇雲,火光衝天,硝煙彌漫。
當那令人心悸的炮擊終於漸漸停歇,德軍班組的士兵們仿佛從地獄的深淵中掙紮著回到地麵。他們一個個形容枯槁,麵色如紙,像極了從墳墓裡爬出的僵屍,機械地出現在滿目瘡痍的陣地上。此時,陣地上彌漫著一股嗆人刺鼻的硫酸氣味,那是炮彈爆炸後留下的致命氣息,混合著焦土與血腥的味道,讓人幾近窒息。大地仍在微微顫抖,像是不堪重負的巨獸在痛苦地呻吟。
準備就緒的德軍士兵們的眼神中滿是絕望,但他們卻又帶著一種視死如歸的決絕,此刻,他們才是真正無畏的戰士。隻見蘇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鋪天蓋地地朝著德軍陣地湧來。他們的後備部隊仿佛無窮無儘,那源源不斷的“炮灰”似乎取之不竭,令人心生絕望。
反觀德軍,所有的作戰單位都已儘數部署在此,沒有絲毫後備力量可供支援。隨著戰鬥的持續,德軍防線越縮越小,就像一隻被逐漸收緊牢籠的困獸。而蘇軍的部隊卻如滾雪球般越打越多,源源不斷地投入戰場,對德軍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在這殘酷的戰局背後,蘇軍得到了某些“助力”。那狡猾的小日子,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決定不對西伯利亞前線施加壓力,這一決策使得原本駐守在那裡的蘇軍部隊得以被迅速調運到東線戰場,加入這場生死較量。不僅如此,蘇聯境內年齡在14歲至60歲之間的男性,無一例外都被強行征入伍。
許多剛剛穿上軍裝的蘇軍士兵,不過是在平民便衣外麵匆匆套上一件軍大衣,僅僅經過兩天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武器操作練習,便被無情地投入這血肉橫飛的殘酷戰場,如同毫無價值的炮灰一般,被戰爭的巨輪無情碾壓。
這一切究其根源,是武器嚴重匱乏,根本無法滿足大規模作戰需求。也正因如此,蘇軍衍生出一種極為特殊的戰術。先頭進攻的蘇軍波次,勉強配備著步槍與衝鋒槍,而緊隨其後的波次,竟隻能赤手空拳地發起衝鋒。他們隻能緊緊跟在前一波次身後,眼巴巴地等待前麵的人被子彈擊中倒下,而後迅速撿起他們遺落的槍械,繼續向前衝。
蘇軍這種打法,其中蘊含的危險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稱之為“簡單粗暴、不計後果的打法”。然而,蘇軍指揮官為解決這一難題,竟派遣“人民內務部部隊”親臨現場執行軍令。在那慘烈的進攻過程中,威爾斯親眼目睹,蘇軍隊伍裡但凡有露出動搖神色或是心存懷疑之人,瞬間便會被從背後射來的子彈當場撂倒。而其餘的人,卻仿若被某種狂熱的意誌所驅使,毫無畏懼地朝著德軍陣地猛衝,他們仿佛無視槍林彈雨,視生死戰場如尋常冰雨,毫無畏懼。
對於威爾斯而言,眼前的場景宛如一場血腥至極的獵殺。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片難以用任何言語去形容的恐怖殺戮場。蘇軍的死者與重傷者層層疊疊,堆積如山,那屍堆越聚越高,竟時常超過一人的高度。後麵的進攻者,不得不艱難地攀爬過這一座座由同伴屍體堆砌而成的“山峰”,方能繼續向前衝鋒。這些屍體堆,無意間成了後續梯隊躲避子彈的天然屏障,令威爾斯他們難以對後梯隊實施有效掃射,困境重重。
有時候,傷亡者的屍體堆積得實在太高,已然嚴重阻礙了進攻的步伐,蘇軍的攻勢不得不暫時停頓。此時,他們便會動用坦克,強行在這屍山中開出一條通道。在這個過程中,那坦克無情的履帶,毫不顧及躺在地上傷員們那淒厲的慘叫聲,就那樣徑直碾壓過去。不遠處的pak40反坦克炮陣地發出憤怒的怒吼,一枚39型被帽穿甲彈呼嘯而出,精準地擊中了t34坦克的側麵。然而,那厚重的傾斜裝甲卻使得這一擊並未造成太大損傷。
t34坦克仿若一頭受傷卻依舊凶猛的巨獸,繼續瘋狂地向前突進。它那沉重的履帶,毫不留情地碾壓著一具具屍體,骨頭在履帶下爆裂的聲音,恰似乾樹枝被折斷時發出的清脆卻又令人膽寒的聲響。這一幕,恰似一台無情的推土機,正在冷酷地鏟平一個由無數鮮活生命堆積而成的“屍體垃圾堆”,而其中,還有些人尚存一絲氣息,他們在臨死前的極度痛苦中,發出了絕望的尖叫與惡毒的詛咒。最終,還是四號坦克集中火力,數枚75毫米穿甲彈如流星般疾射而出,才勉強製止了這些t34坦克的“暴行”。
在激烈的戰鬥中,兩軍之間的距離往往會迅速縮短,因此威爾斯不得不頻繁地在使用毛瑟98k步槍射擊幾輪之後,迅速放下毛瑟步槍,轉而拿起p40衝鋒槍。為了應對防線被突破後可能出現的混戰局麵,威爾斯總是將這支衝鋒槍斜背在身上。在80米以內的近距離戰鬥中,毛瑟步槍那相對較慢的射速以及有限的裝彈量,時常像沉重的枷鎖一般,嚴重束縛了火力的有效輸出。受到fps類遊戲的影響,現在作為最低級的士官,威爾斯認為有必要手持兩把武器,以備不時之需。
戰鬥愈發激烈,局勢逐漸升級。隨著時間的推移,威爾斯他們的彈藥開始告急。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些蘇軍進攻者瞅準機會,成功突破了德軍陣地。威爾斯用刺刀刺死了一個衝上來的蘇軍士兵,然後又用工兵鏟砍倒了另一個。鮮血濺了他一臉,其餘的德軍士兵們也並未就此屈服,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意誌,與蘇軍展開了近身肉搏,硬是將這些突破防線的蘇軍又給打退了回去。
德軍的頑強防禦,雖然讓蘇軍陷入瘋狂,但這樣的進攻卻不足以支撐他們一直堅持到夜幕降臨。最終,由於蘇軍在這場殘酷的進攻中傷亡過於慘重,導致兵力嚴重短缺,不得不暫時收兵,向後撤退。
儘管戰鬥會逐漸平息,但緊張的局勢並不會因此而有所緩解。俄國人毫不掩飾地重新組織他們的部隊,而德軍也清楚,對方的進攻將會在不久之後再次發起。在這種情況下,冷槍變得特彆重要,通過偶爾的精確射擊和遠距離射擊等方式,可以迫使敵軍不得不保持在一定距離之外。蘇軍開始對著德軍的防區開火,幾分鐘後又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喜歡重生二戰填線散兵請大家收藏:()重生二戰填線散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