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您這樣拿筆不對。"
翠兒第三次糾正我握毛筆的姿勢。我歎了口氣,放下筆,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三天了,我連最基本的握筆姿勢都學不會,更彆提寫出像樣的毛筆字。
"要不今日先到這裡?"翠兒小心翼翼地問。
我搖搖頭:"再試一次。"
拿起毛筆,我努力回憶著小學書法課的內容。在現代,我用慣了圓珠筆和鍵盤,哪想過有一天會為握筆姿勢發愁?可在這個時代,一手好字是後宮妃嬪的基本修養,我不能連這點都做不好。
筆尖剛觸及宣紙,一團墨汁就暈染開來,又毀了一張紙。
"奴婢該死!"翠兒慌忙跪下,"是奴婢沒調好墨。"
"快起來,不關你的事。"我連忙扶起她。這三天,我已經被翠兒動不動就下跪的習慣弄得心力交瘁。"是我自己手笨。"
翠兒瞪大眼睛:"小主怎能這樣說自己?"
我苦笑。在這個等級森嚴的世界裡,主子說自己"手笨"大概也是件稀奇事。
"翠兒,你再示範一次給我看。"
翠兒戰戰兢兢地接過筆,纖細的手指優雅地握住筆杆,在宣紙上寫下"寧靜致遠"四個字。她的字雖不算大家風範,卻也端正清秀。
我試著模仿她的姿勢,終於寫出了勉強能辨認的字。看著紙上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我長舒一口氣。
"小主進步神速!"翠兒驚喜道。
我暗自發笑。若是讓我現代的研究生同學知道,我為一個"小學生水平"的字高興成這樣,怕是要笑掉大牙。
"翠兒,你知道宮裡哪位娘娘的字最好嗎?"
"回小主的話,當屬皇後娘娘和嫻妃娘娘的字最受稱讚。聽說皇上還誇過嫻妃娘娘的字有"衛夫人之風"呢。"
衛夫人?我回憶著書法史知識。衛鑠,東晉著名女書法家,王羲之的啟蒙老師。乾隆對如懿的評價竟這麼高?
"那高貴妃娘娘呢?"
翠兒臉色一變,壓低聲音:"貴妃娘娘的字...皇上曾說"尚可"。"
從她的表情看,"尚可"二字對心高氣傲的高貴妃來說,恐怕是極大的羞辱。難怪那天高貴妃聽說乾隆誇我字好會那麼生氣——雖然那隻是"蘇常在"不是我。
"小主,明日要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奴婢幫您準備衣裳吧?"
"好。"我點點頭,突然想到什麼,"等等,我入宮以來,見過皇上嗎?"
翠兒露出困惑的表情:"小主上月曾在乾清宮外遠遠見過皇上一麵,回來後還說皇上"氣度非凡"呢。"
看來"蘇常在"對乾隆是有好感的。我思索著,乾隆二年,皇帝才二十七歲,正值青年,與後世畫像中那個中年發福的乾隆形象應該大不相同。
翠兒退下後,我從枕頭下取出一個小本子,用自製的炭筆寫下這幾天的觀察。這是我偷偷製作的"後宮生存筆記",記錄著重要人物關係和曆史事件。
"乾隆二年四月...富察皇後健在,高貴妃得寵,如懿為嫻妃..."我一邊寫一邊回憶著清史知識,"按照曆史,富察皇後將在乾隆十三年去世,如懿繼立為後..."
但當我翻到記錄當天事件的頁麵時,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根據翠兒透露的消息,昨天乾隆處理了一起科舉舞弊案,處斬了三名主犯。可我清楚地記得,曆史上這起案件應該發生在乾隆三年才對。
是翠兒記錯了,還是曆史記載有誤?又或者...這個世界的曆史軌跡與我知道的不完全相同?
我合上本子,心中升起一絲不安。如果曆史事件的時間點有出入,那我依賴的曆史知識就未必準確了。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次日清晨,翠兒早早把我叫醒,精心為我梳妝打扮。
"今日皇後娘娘在長春宮召見新入宮的嬪妃,小主可要好好表現。"翠兒一邊為我梳頭一邊說。
銅鏡中的我被打扮得端莊秀麗:兩把頭梳得一絲不苟,點綴著簡單的珠花;淡粉色的旗袍襯得膚色白皙;唇上點了淺淺的胭脂,既不張揚也不顯寡淡。
"翠兒,你手藝真好。"我由衷讚歎。
翠兒臉一紅:"小主過獎了。小主天生麗質,奴婢隻是稍加修飾罷了。"
長春宮外已聚集了七八位年輕妃嬪,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站在隊伍末尾,悄悄觀察著這些"同事"。
"蘇妹妹今日氣色真好。"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我轉身,看見如懿正含笑看著我。她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的旗袍,發飾簡單大方,在一眾爭奇鬥豔的妃嬪中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嫻妃娘娘金安。"我趕緊行禮。
如懿虛扶一下:"妹妹不必多禮。前日匆匆一見,未來得及多聊。妹妹入宮後可還習慣?"
"托娘娘的福,一切都好。"我謹慎地回答。
如懿似乎想說什麼,但這時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皇後娘娘駕到——"
眾人立刻按位次站好,恭敬行禮。富察皇後緩步走來,身著明黃色鳳袍,頭戴點翠鳳冠,端莊威嚴中又不失親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起來吧。"皇後在主位坐下,目光掃過我們這些新人,"今日召各位妹妹來,是想認識一下新入宮的姐妹,也說說宮裡的規矩。"
接下來是冗長的宮廷禮儀講解。我努力記住每一個細節,生怕漏掉什麼重要信息。皇後說話時,我注意到她的目光不時瞥向如懿,眼神複雜難辨。
"...最重要的是安分守己,儘心侍奉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皇後說完,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皇後娘娘教導得是。"高貴妃第一個附和,"隻是有些人啊,入宮沒幾天就想著勾引皇上,真是不知廉恥。"
她邊說邊意有所指地看向我。我心頭一緊,不知如何回應。
"高妹妹言重了。"如懿不緊不慢地開口,"姐妹們入宮本就是為了侍奉皇上,隻要守規矩,得皇上歡心是好事。"
高貴妃冷哼一聲,還想說什麼,皇後已放下茶盞:"好了,今日就到這裡吧。本宮乏了。"
離開長春宮,我長舒一口氣。剛才的暗流湧動讓我這個現代人頗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