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同誌,廠長讓你馬上去會議室!"
林小滿從繪圖板上抬起頭,老周站在辦公室門口,臉上帶著罕見的興奮神色。她匆匆整理了一下衣領和頭發,小跑著穿過紡織廠的主乾道。
六月的陽光炙烤著水泥地麵,空氣中飄散著棉絮和機油混合的氣味。林小滿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心裡猜測著廠長突然召見的原因。自從向鵬飛回上海後,已經過去了兩周,這兩周裡她全身心投入工作,試圖用忙碌來衝淡那些紛亂的思緒。
會議室門口,李科長正向她招手:"快進來,好消息!"
會議室裡坐著廠長和幾位陌生麵孔。王廠長笑容滿麵地介紹:"這位就是林小滿同誌,我們廠的技術骨乾。"
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站起身,伸出手:"林同誌你好,我是外貿局的張處長。你們廠的設計被選為廣交會參展作品了!"
林小滿一時沒反應過來:"廣交會?"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啊!"李科長激動地插話,"全國那麼多紡織廠,就選了咱們的樣品去參展!"
林小滿這才想起,上個月她確實按照李科長的要求,設計了幾款融合現代元素的傳統紡織圖案。當時隻是隨手而為,沒想到竟會被選中。
"特彆是這款"水韻江南","張處長指著桌上的一塊樣布,"既有傳統蘇繡的韻味,又符合國際流行趨勢。外賓一定會喜歡!"
樣布上,林小滿將傳統的水波紋樣進行了幾何化處理,配以漸變色調,既有江南水鄉的柔美,又帶著現代設計的簡潔。
"謝謝領導肯定。"林小滿謙虛地說,心跳卻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廣交會!在這個年代,能參與廣交會意味著無上的榮譽和機會。
"廠裡決定成立廣交會籌備小組,你擔任設計組長。"王廠長宣布,"下個月去廣州布展,你要一起去。"
走出會議室,林小滿的雙腿微微發軟。廣交會!在21世紀,這不過是普通展會,但在1982年,這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最高舞台。她居然有機會參與其中,這比她預想的要順利太多。
"小林啊,這次可要好好把握機會。"李科長拍拍她的肩膀,"表現好了,說不定能調到外貿局去呢!"
林小滿笑著點頭,心裡卻在想:調去外貿局?那豈不是要離開蘇州?離開...小巷?
這個念頭讓她怔了一下。什麼時候開始,她已經把那條狹窄擁擠的小巷當成了"家"?
下班回到小巷,遠遠就看見莊家門口停著一輛熟悉的自行車——莊圖南回來了!林小滿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腳步不自覺地加快。
堂屋裡,莊圖南正和父親下象棋。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目光與林小滿相遇。兩周不見,他似乎瘦了一些,但眼神依然清澈堅定。
"小林同誌。"他微微點頭,聲音平靜。
"你...回來了?"林小滿站在門口,突然不知該說什麼好。
"嗯,學校的事忙完了。"莊圖南移動了一枚棋子,"聽筱婷說你最近很忙?"
"還好,就是..."林小滿正想分享廣交會的好消息,黃玲從廚房探出頭來。
"小林回來啦!正好,留下吃飯吧,圖南帶了條大魚回來!"
晚飯很豐盛,莊圖南確實帶回來一條足有三斤重的草魚,黃玲做了拿手的紅燒魚。飯桌上,莊筱婷嘰嘰喳喳地講著學校裡的趣事,莊父難得地沒有製止孩子們的談笑。
"對了,我有好消息要宣布。"林小滿放下筷子,"我設計的紡織圖案被選中參加廣交會了,下個月要去廣州。"
"廣交會?"黃玲驚訝地瞪大眼睛,"那可是大事啊!"
莊父也露出讚許的神色:"不錯,為國家創彙做貢獻。"
莊圖南抬頭看她,嘴角微微上揚:"恭喜。你的設計一定很出色。"
"就是隨手畫的..."林小滿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才不是呢!"莊筱婷插嘴,"小林姐姐畫的圖可好看了,我們同學都羨慕我有這麼厲害的朋友!"
"朋友?"林小滿心頭一暖。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有人把她當朋友,這種感覺真好。
飯後,莊圖南主動提出送林小滿回宿舍。夜色中的小巷安靜而溫馨,偶爾傳來鄰居家的電視聲或孩子的嬉鬨聲。
"鵬飛讓我代他向你問好。"走在青石板路上,莊圖南突然說。
林小滿的腳步頓了一下:"哦...他挺好的?"
"嗯,一回去就被安排進了設計院實習。"莊圖南的聲音平靜得聽不出情緒,"他...很惦記你,說下個月還要來蘇州。"
林小滿不知該如何回應,隻好轉移話題:"你最近在忙什麼?"
"畢業設計。"莊圖南的語調輕鬆了些,"我選了蘇州園林的保護與改造課題,這周末要去拙政園測繪。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一起來看看。"
林小滿眼前一亮:"真的?我很想去!"
莊圖南的嘴角微微上揚:"周六早上七點,園門口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分彆時,林小滿鼓起勇氣問出了憋在心裡許久的問題:"那張素描...真的是隨手畫的嗎?"
月光下,她看到莊圖南的耳根微微泛紅。
"不是。"他輕聲回答,隨即轉身離去,背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挺拔。
周六清晨,林小滿特意換上了最體麵的衣服——一件淺藍色的確良襯衫和黑色長褲,頭發紮成利落的馬尾。她對著小鏡子照了又照,最後抹了一點淡淡的唇膏。
拙政園門口,莊圖南已經等在那裡。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深色長褲,背著畫板和測量工具,在晨光中如同一幅水墨畫。
"早。"看到林小滿,他微微點頭,眼睛裡閃過一絲驚豔。
清晨的拙政園幾乎沒有遊客,隻有幾個晨練的老人。園子裡彌漫著草木的清香,亭台樓閣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我們先去遠香堂。"莊圖南熟門熟路地引路,"那是全園的精華所在。"
遠香堂前,一池荷花正含苞待放。莊圖南放下畫板,開始測量建築的各個尺寸,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林小滿好奇地湊近看,發現他不僅記錄了數據,還畫了精細的草圖,標注了各種細節。
"為什麼要這麼詳細?"她問。
"古建築修複講究"修舊如舊",必須了解每一個構造細節。"莊圖南認真地解釋,"比如這個鬥拱,看起來隻是裝飾,實際上承擔了重要的結構作用..."
他滔滔不絕地講解著,眼睛裡閃爍著專業人士的熱情。林小滿聽得入迷,不時提出一些現代建築學的觀點,兩人討論得熱火朝天。
"你的想法很新穎。"莊圖南驚訝地看著她,"這種空間流動性理論,國內很少有人研究。"
林小滿心裡一緊,意識到自己又說漏嘴了。這些在21世紀建築學界司空見慣的理論,在1982年確實超前。
"我...看過一些外國雜誌。"她支吾著解釋。
莊圖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沒有追問。他帶著林小滿走遍全園,每到一處都會詳細講解建築特色和曆史典故。林小滿發現,一旦談到專業領域,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年輕人就像變了個人,神采飛揚,妙語連珠。
"你知道嗎?"站在小飛虹廊橋上,莊圖南指著水中的倒影,"造園者特意設計了這種"借景"效果,讓實際空間在視覺上擴大了一倍。"
陽光透過廊橋的花窗,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林小滿看得有些出神,脫口而出:"就像你一樣。"
"嗯?"莊圖南疑惑地轉頭。
"啊,我是說...這個設計理念很巧妙。"林小滿慌忙解釋,臉頰發燙。
中午,兩人在園內的茶室休息。莊圖南從包裡拿出兩個飯盒:"我媽準備的,一起吃吧。"
飯盒裡是黃玲拿手的醬排骨和醃篤鮮,還有一小盒切好的水果。林小滿嘗了一口,感動得幾乎落淚——這是她穿越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有人專門為她準備便當。
"好吃嗎?"莊圖南問,眼睛裡帶著期待。
"太好吃了!"林小滿用力點頭,"黃阿姨的手藝真棒。"
"她特意多做了些,說你在廠裡吃不好。"莊圖南輕聲說,"她...很喜歡你。"
林小滿心頭一暖:"我也很喜歡你們一家人。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多虧了你們照顧。"
莊圖南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你家裡人呢?從來沒聽你提起過。"
林小滿的手頓了一下。這個問題她早有準備:"都不在了。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外公把我帶大的,前幾年他也..."
"對不起,我不該問的。"莊圖南的眼神柔軟下來。
"沒關係。"林小滿勉強笑了笑,"現在有你們這樣的好鄰居,我很知足。"
回程的路上,兩人路過一家新華書店。櫥窗裡陳列著新出版的《世界建築》雜誌,莊圖南的目光立刻被吸引過去。
"想看嗎?"林小滿問。
莊圖南猶豫了一下:"有點貴,要兩塊多..."
林小滿已經走進書店,買下了那本雜誌:"送給你,算是今天導遊的謝禮。"
莊圖南接過雜誌,手指微微發抖:"這...太貴重了。"
"比起你今天教我的知識,這算什麼?"林小滿笑道,"再說,我用廣交會的獎金買的,不心疼。"
莊圖南小心翼翼地翻開雜誌,如獲至寶。看著他專注的側臉,林小滿突然覺得,這兩塊錢花得太值了。
接下來的兩周,林小滿全身心投入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她設計了十幾種新圖案,每天工作到很晚。或許是勞累過度,一天早晨起床時,她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一頭栽倒在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