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家店主已經出去了,許諾有些無聊的坐在椅子上,看著周圍的布置。
其實整個店鋪裡麵也沒有什麼東西,最引人注目的還得是中山裝男人剛才寫的那個桌子。
說白了,這個店鋪主要是中山裝男人,為了吸引顧客而專門開的一個店鋪。
因為中山裝男人是一個“掮客”,而這裡又挨近火車站,在店鋪門前的那條街又是火車站到其他地方的必經之路。
平常這條街的人流量比較大,開這家店鋪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需要“掮客”需求的過路人的一個招牌罷了。
就跟後世的那種中介所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又有人問了,為什麼不把店鋪開在一些比較便宜的地段,反而開在這樣人流量大,店鋪比較貴的地方。
因為這裡人多,就增加了曝光率,路過的人都會看見這裡有一家中介所。
從而有需求的就會找上門,生意就多了起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方便客戶谘詢,提高成交機會,所以像這種‘掮客’店鋪就會開到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
就在許諾想著事情的時候,剛才出去叫人的中山裝男人黃為民帶著一個年輕人回來了。
隻見那個年輕人跟許諾年齡差不多,二十幾歲的樣子,頭上豎著一頭三七分發型,穿著一身灰色的列寧裝,身高大概一米七左右,看起來特彆精神。
“同誌,這就是我外甥李海,你可以喊他小海就成。”黃為民給許諾介紹站在他旁邊的青年人。
“小海,這是…!”
黃衛民想要給自己外甥介紹許諾的時候,發現他還不知道許諾姓什麼,一時間,有些尷尬的愣在了原地。
許諾笑了笑,出聲緩解了黃衛民的尷尬。
“店家,我姓許,你們叫我許同誌就可以了。”
黃為民這才消除了尷尬的笑道:“許同誌,你也彆叫我店家了,我叫黃衛民。”
許諾也配合的喊道:“黃同誌,你好!”
三人又聊了一會,主要是說一些關於費用上以及路線的問題。
總體談下來,許諾對這位叫李海的年輕人還是非常滿意的。
在她這個對於京都一點都不了解的人都可以聽出來,這位叫李海的年輕人,對於京都的各個名勝古跡以及路線是相當的熟悉。
而且從聊天的過程中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叫做李海的年輕人極為健談,除了剛開始,還有一點拘束外,到了後麵熟悉起來話就多了起來。
經過交談,許諾便和李海,達成了協議,在未來幾天,李海將作為許諾在京都的領路人。
於是許諾便當場交了三天的費用,2塊4毛作為定金。
李海接過三天的工資,高興的放進包裡,開心的看著許諾伸出手來。
“許同誌,等會你接下來想去你哪裡。”
許諾聽了李海的話,想了想便說道:“我想去天安門廣場看看,還有故宮以及博物館。”這幾個地方都是來京都必須打卡的地方。
這次她都來到京都了,怎麼可能錯過這幾個地方。
李海聽到許諾說的這幾個地方,頓時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