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果脯廠被“收編”成了柳樹灣的二號車間,吳光輝那點廠長的威風,算是徹底被扒了個乾淨。
現在,他每天天不亮就得爬起來,親自開著那輛破解放卡車,在坑窪山路上顛得五臟六腑都錯了位,隻為趕在柳樹灣開早飯前,把頭一車半成品送到。
負責交接的,是陸常發。
老頭兒戴著老花鏡,手裡拿著個小本子,腰杆挺得筆直,派頭比吳光輝這個正牌廠長還足。
他也不多話,隨手從麻袋裡抄起一把山楂片,對著晨光那麼一照。
“瞧見沒?這幾片顏色深了,火候過了頭。”他指尖一撚,又挑出幾片,“還有這,邊上還掛著水汽,手指一按就黏糊糊的,烘得根本不到位。”
吳光輝的腰彎得快跟地麵平行,臉上那笑比哭還難看。
“是是是,陸叔,您老火眼金睛。我這就讓他們返工,保證下一車沒這毛病!”
他哈著腰,手下意識就往兜裡摸,想掏包煙塞過去。
陸常發看都沒看他那隻手,在本子上“唰唰”劃拉了幾筆,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
“這一車,全部退回。什麼時候弄合格了,什麼時候再拉過來。”
他合上本子,又補了一句。
“另外,記你一次質量事故,月底結算,從貨款裡扣一百。”
吳光輝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臉上的笑也凍住了。
一百塊!那可是他手底下工人小半個月的工資!
可他一個屁都不敢放,隻能把手縮回來,點頭哈腰地賠笑。
“應該的,應該的,質量是第一位的。”
不遠處歇氣的村民瞧見這幕,都樂得不行。
“瞧吳光輝那慫樣,前幾天不還挺橫嗎?現在跟個三孫子似的。”
“就得晚丫頭治他!這種人,不把骨頭給他敲斷了,他不知道誰是爹!”
整個柳樹灣,就像一台加滿了油的機器,轟隆隆地轉動著,每天都有大筆的錢流水一樣地進賬。
這天下午,村口的大槐樹下,正閒聊的婆娘們忽然停了嘴,齊刷刷地望向村口。
一陣引擎轟鳴由遠及近。
一輛綠色的軍用吉普,車頭頂著一顆鋥亮的紅五星,卷著黃土,一個甩尾,穩穩當當停在了作坊門口。
這車牌,一看就不是縣裡的。
車門“嘎吱”一聲開了,下來的正是之前對接軍供的王副部長。
他滿臉紅光,快步繞到另一邊,親自拉開了後座車門,那動作叫一個恭敬。
車裡下來三個人。
一個戴眼鏡的乾部,一下車就從公文包裡拿出圖紙比對。
另一個更直接,從帆布工具包裡掏出卷尺卡尺,二話不說就蹲在地上,開始測量作坊門口台階的寬度和高度。
最後下來的那個,最紮眼。
二十七八的年紀,一身筆挺的軍裝,肩膀上扛著兩杠一星,少校。
他身形挺拔,製服上連一絲褶子都找不到。
從腳踏上地麵的那一刻起,他整個人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劍,沉默地掃視著作坊的院牆、門口堆放的物料,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生人勿近的冷硬。
江晚和陸亦川聞訊趕了出來。
“王副部長,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江晚笑著迎上去。
“是東風!是大好事!”
王副部長哈哈大笑,用力握了握江晚的手。
“江晚同誌,給你介紹一下,這幾位都是咱們軍區後勤部的精兵強將!特地組織了個考察團,來你們這兒現場辦公!”
村民們一聽,都呼啦一下圍了過來,臉上全是激動和好奇。
王副部長清了清嗓子,聲音陡然拔高,對著圍上來的村民們大聲宣布:“同誌們!你們柳樹灣作坊,不僅出色完成了軍供任務,更是走出了一條‘以民養軍、以軍帶民’的新路子!上級領導對此高度重視!經過軍區黨委研究決定,正式批準,將你們柳樹灣,升級為咱們軍區的‘軍民共建食品研發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