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周正陽一個文化人,怎麼戴著眼鏡跟一堆油汙零件死磕。
還講廠裡那些新來的婦人,怎麼用掙來的第一份工錢,給家裡的孩子扯了新布料。
這些不是編出來的故事,是柳樹灣實實在在的日子。
那個扛機器的年輕人,把鏡頭對準了婦人臉上樸實的笑容,對準了孩子們舔著嘴唇的饞樣,對準了夕陽下嫋嫋升起的炊煙。
拍攝的最後一天,周霞領著村裡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給攝製組送來了熱騰騰的玉米餅子。
一個老太太拉著導演的手,絮絮叨叨地講。
“俺們這地兒窮,但人心不壞。江晚那丫頭,還有亦川,辦了這個廠,是給全村人找了條活路啊。俺們做的這核桃酥,乾淨,實在,就跟俺們這兒的人一樣。”
扛機器的年輕人沒說話,隻是默默地把鏡頭又打開了。
半個月後,省城電視台晚飯前的黃金時段,插播了一條一分鐘的廣告。
沒有明星,沒有華麗的口號。
畫麵一開始,就是柳樹灣村口那棵被夕陽染成金色的老柳樹。
鏡頭緩緩搖過,是清澈的溪流,樸實的村落,田裡忙碌的身影。
陸大柱布滿皺紋的手,仔細地挑揀著每一顆核桃。
周正陽在圖紙前緊鎖的眉頭,和機器成功運轉時舒展的笑臉。
一群婦人圍在包裝台前,手腳麻利,嘴裡還嘮著家常,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最後,一塊蓋著“柳葉鳳凰”印章的核桃酥,被一隻孩子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送進嘴裡。
孩子滿足地眯起了眼。
畫外音,是那個柳樹灣老太太帶著濃重鄉音的話:“俺們做的這核桃酥,乾淨,實在,就跟俺們這兒的人一樣。”
廣告的結尾,隻有一行字:金鳳凰核桃酥,柳樹灣的味道。
這條廣告,就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湖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一早,廠裡的電話機就瘋了。
不是縣供銷社,也不是省城百貨大樓,是來自隔壁市,甚至更遠地區的供銷社和副食品商店。
“喂?是柳樹灣食品廠嗎?我們是青陽市供銷社的,我們看了你們的電視廣告,想訂五百斤核桃酥!”
“你好!我們是風南地區的,你們的貨怎麼批發?”
電話一個接一個,周正陽拿著筆負責記,手抖得連字都寫不好了。
他衝進屋裡,聲音都變了。
“嫂子!嫂子!電話要被打爆了!全是來要貨的!訂單……訂單已經排到下個月了!”
陸亦川搶過那本寫得滿滿當當的訂單簿,手指從那些陌生的地名上劃過,手都在發顫。
他回頭看著床上的江晚,那張蒼白的臉上,正泛著健康的紅暈。
與此同時,縣城裡那家“賽鳳凰”食品廠,徹底沒了聲音。
他們的降價,他們的模仿,在那個充滿鄉土人情的廣告麵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可笑至極。
顧客走進商店,指名要的,是“那個上電視的,柳樹灣的核桃酥”。
真正的鳳凰,一旦亮出了翅膀,那些土雞瓦狗,便再無立足之地。
屋裡,江晚聽著外麵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和周正陽興奮的叫喊聲,緩緩吐出一口氣。
她知道,柳樹灣食品廠,這條小船,終於造好了。
接下來,就該揚帆起航,去闖更遠更闊的大海了。
喜歡1983:回到八零當婦女主任請大家收藏:()1983:回到八零當婦女主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