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七一看就知道不必去了,和其它佃戶家沒什麼不同,這個小男孩也沒白胖一點。
看樣子這個莊頭應該不是個霸道、專橫、貪汙的小人。
顧七七也不站這兒曬太陽,打著油紙傘就回主院了。
不過這油紙傘能防紫外線嗎?以後有空改良一下試試。
這莊子大院也是四合院製式的,很大,還有一個大糧倉。
午飯是莊頭娘子準備的。
這個季節青菜不缺,院子空地上都種滿了,隨便拔點就夠午飯了,飯剛擺上桌,陸武就回來了。
一身大汗,顧七七趕快上前遞給他一個帕子,陸武接過洗了把臉,才算緩過來。
舒了一口氣,坐下說道:“我們坐著馬車,粗略轉了一圈,也沒上山,就在山腳下看了看,挺大的。上等田居多,有些沙地,還有一塊水田呢。”
有水田意味著能種水稻,能吃上大米。
顧七七打斷陸武:“先吃飯吧,一時半會也說不完,等一會菜就涼了。”
陸武笑笑答應。
顧七七和陸武在正房飯廳吃,其它人在外院吃。菜都一樣,手擀麵、肉鹵、紅燒雞塊、半盆湯。
飯後,顧七七才詳細詢問:“地裡都種了啥?”
“水稻、小麥、高粱、小米、黃豆、還有一點綠豆,大差不差就這些。”
“那山上種什麼果樹了嗎?”
陸武停頓想了想才答:“桃樹、棗樹、柿子樹、山楂、栗子、葡萄、核桃、梨、杏、蘋果,桑葚。”
顧七七也不問為什麼不種玉米、紅薯,那是煮玉米、烤紅薯不夠甜嗎?
那肯定是沒有啊。
根據農作物的品類,顧七七在心中暗自推斷:有葡萄,棉花,怎麼沒有玉米、紅薯和土豆呢?
這大越王朝,鬼知道是封建王朝的哪個階段?
好混亂呀!
既然棉花都傳進來了,而且明顯種植很久了,其它作物怎麼沒消息呢?
這是曆史的偶然性嗎?
顧七七是不敢動用空間裡的種子的,目前情況不明,而且時間也來不及了。
她對曆史並不陌生,也正因如此,才更不敢輕舉妄動。
縱觀曆史,商鞅、王安石、張居正,哪個是有好下場的,誅九族、鞭屍、挫骨揚灰一條龍。
是他們的政策不夠有效、眼光不夠遠大、改革決心不夠堅定,都不是,是動了利益集團的蛋糕,斷人前程猶如殺人父母,你不死誰死。
至於百姓苦不苦,與他們何乾。
那些地主鄉紳是壞不是蠢,高產作物能救活更多人的命,他不知道嗎。
知道啊,那又怎麼樣,隨便下點種子,就不用再餓肚子了,那誰給他們當佃戶,誰賣兒賣女給他們當奴隸。
自家高高的糧倉也不再值錢,大片大片的土地也不香了,那怎麼行?
農作物怎麼能高產,就該少產,誰敢讓他高產,我殺誰。這就是曆史的真相。
顧七七小胳膊小腿的,無權無勢,隻能先苟著。
人的影,樹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