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秦也過年,但不是後世的過春節,因為春節的說法現在還沒出現。
過年的說法很早就有了,甚至古老到甲骨文裡都有記載。
現在大秦過年叫‘蠟祭’,蠟發炸的音。
古人覺得所有穀物收成都是神靈的恩賜,所以五穀成熟了,要感謝神的恩惠。
順便祈求明年風調雨順再獲得大豐收。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神就包括了神農、後稷,也有老虎或是貓這些動物。
甚至水包括水渠、堤壩等與豐收有關的設施,都是祭祀的對象。
秦朝不同於夏朝和商朝,主要是因為始皇相信曆史上著名的陰陽家鄒洐的五德之說。
大秦屬水德,所以崇尚黑色。
而與水德對應的曆法就是‘建亥’,也就是以十月為一歲之首。
所以大秦將每年的十月初一定為元旦,相當於春節。
這種過年的時間一直保持到了漢初。
到到漢武帝改成了正朔,才回到以元為歲首,直到後世。
顧七七想到五德,就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了後世朝代更替建國的取名。
個個都要算上一番,不是相生就是相克,反正都相信五德之說。
早前,大秦律法嚴禁黔首無端聚會和飲酒。
如今聽到始皇帝要大辦節日,都開心得不行。
機會難得。
家家戶戶,從宮裡到民間全都熱鬨了起來。
也算一種新氣象。
顧七七就不是個老實的,抽空就到處溜達錄像,把看到的、聽到的有空就當八卦叭叭給始皇聽。
雖然始皇很少發表意見,可也沒有阻止顧七七的嘚啵嘚。
顧七七知道陛下其實是聽進心裡了。
她在大秦待了這麼久,有空就到處逛逛、拍拍。
開始的時候,真覺得大秦的黔首過的太壓抑了。
毫無幸福感可言。
彆說夜市了,連集市、聚會場所都少得可憐。
家家都是孤兒寡母。
但凡健全的成年男人不是出去服徭役了,就是當兵去了。
吃又吃不飽,穿又穿不暖、生病了就得等死。
家無恒產、日子一眼望到頭,看到不絲毫希望。
還得提心吊膽的擔心鄰居犯事牽連到自家。
這日子要多難有多難。
閭左豪右,貧賤人家都住閭巷左側,是服徭役和兵役的主力人群。
大秦右為尊,住在閭蒼右側的都是豪富人家,就算成了秦兵都是精英或是乾部預備役。
那些閭左之人卻是倒黴的炮灰。
這種差距肉眼可見。
雖然和這些黔首素昧平生,甚至永生永世也不會有什麼交集。
可顧七七親眼目睹他們的可憐、無助,還是心生憐憫。
之前就經常假裝單純,把她看到的場麵當成玩笑話對始皇說了。
始皇帝隻是靜靜聽著,也不生氣。
隻是辦公的時辰一日長過一日。
顧七七是有能力就為大秦黔首多做點實事的。
畢竟都是後世人的老老老祖宗呢。
好在,再厚重的烏雲,終將散去。
一切都在慢慢好轉。
大秦是開拓者,前無模版,有曆史的局限性。
可真正挑開這層麵紗,始皇帝的政治智慧能解決所有困難。
顧七七在大秦時間久了,始皇對她長時間出宮也沒那麼擔心了。
她就趁機隱身到處派機器人收集已滅絕植物和各地海洋生物。
海鮮、江鮮也沒少收,存到空間裡很多,讓機器人製成的大餐,夠她一個人吃個千年完全沒問題。
她倒是可以在大秦實現海鮮自由。
可現實世界的海洋的汙染她還是沒找到解決之法。
一想起這兒事,顧七七就氣得不行。
哼!
小紅點你給我等著,跟你沒完。
就在過年的前幾天,又傳來了好消息。
“七七,走,跟朕去看看張良。”
乍聽到這個消息,顧七七的心也跟著跳漏了一拍:“找到了?”
不怪顧七七驚訝,實在是其他人早就找到了,就剩下這個張良了。
不愧是她崇拜的始皇,相當大氣。
那些曆史名人除了項羽都沒殺,包括劉邦,呂雉。
而且還分彆給他們安排了頂好的職位,看樣子是要重點培養了。
顧七七也好奇張良的藏身之地:“他躲藏至何處?”
“據說在一處偏遠山村,假裝砍柴跌落摔到頭,記不得事兒了就躲過了幾次搜查。”
顧七七聽著也是佩服:“不愧是張良,智謀雙全,真厲害。”
始皇聽了這些溢於言表的讚美之詞也不惱。
因為他們二人都知道,張良難活。
張良就是頑固的複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