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楊父楊母無心交談讓碧如妍多想了,傍晚吃飯時他們話都不多。
楊母睿智聰慧,她感覺到了兩個年輕人興致不高,可還是一如既往熱情,不停給碧如妍夾著菜。
碧如妍除了說謝謝,也沒說其他話,她生怕自己又說錯了話。
楊雲程靜靜自己吃著,偶爾會為碧如妍挪動下菜的位置。
晚飯後。
楊雲程和碧如妍終於搶過來了洗碗的活,都投入地勞動起來了。
夕陽西下。
農村的傍晚,安靜祥和。
“雲程,妍妍不累的話,你領她去河灣子轉轉吧,我們這也沒多少好風景地方。”楊母以為他們是悶了。
“伯母,你們這風景挺好的啊,白雲藍天,很敞亮。”
楊母笑了,“是嗎?我們生活了快一輩子了,平時也沒太注意。”
“走吧,我們出去轉轉,我小時候也喜歡去河灣子玩。”楊雲程拉住了碧如妍的手。
“嗯嗯。”
村西。
一條小河蜿蜒身軀靜靜流淌。
楊雲程帶著她,漫步在小河邊,腳下草地發出沙沙聲響。
河邊。
曆經滄桑的大柳樹,仍然垂著它的綠絲絛。
“我一直最喜歡這個季節,今年陰差陽錯,正好這個季節回來了。”楊雲程拉著碧如妍的手,靜靜說道。
“為什麼最喜歡這個季節呢?”
“因為端午節快到了。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當天,我都是全家人起得最早的人。”
“端午節是什麼節?為什麼你起的最早?”
楊雲程一頓,想想她來自時代卻也理解,“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他的國家,他的國家滅亡後,他很心痛就跳進江中身亡了。”
碧如妍點頭,“那他確實是挺忠心的,他是哪個時代的人呢?”
“他也是周朝人,不過是東周。”楊雲程一笑,“哦,對了,你是西周人,他……他竟然比你還年輕?”
“唉,這個年輕人可惜了。”碧如妍輕描淡寫就過去了。
聽她說完,楊雲程笑了。
“你還沒告訴我,你為什麼在全家起的最早呢?”
“因為我這裡端午節有風俗,家裡要掛艾蒿、扁竹芽和柳枝,用來避邪。”
“哦,這樣啊。”
“所以,我會起得很早,弄很多很多抱回去,放在大門上,屋門旁,窗台上,也會把艾蒿塞到自己和家人的耳朵裡。”
“嗯,聽著挺有意思的。”碧如妍點頭微笑。
“過幾天端午節,你和我一起早起吧,我們也弄些,也讓我回味下自己的童年?”
“你說怎樣就怎樣吧,我聽你的就是了。”
靜靜看她,楊雲程扶著她雙肩道“這麼乖呀?”
“沒辦法啊,人都是你的了。”碧如妍嬌滴滴說完,還撅起了小嘴。
楊雲程猛然用力,一把就把她公主抱了起來,不停轉著圈,他們歡聲笑語。
鬨完了。
他們繼續走到小河邊一棵大柳樹旁。
大柳樹下,艾蒿長得很高猶如灌木叢裡,他們腳下,河水靜靜流淌,逝者如斯。
突然!
“嘭”的一聲!
大柳樹下,有個東西猛然跳躍,一溜煙跑了出去。
他們定神一看,原來是一隻野兔。
楊雲程還沒想好做什麼,可是……,碧如妍已經追了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