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心考過兩次考不上以後,就決定再也不考了,舉人老爺每個月有三十兩銀子,如果有人舉薦是可以當官的,畢竟讀書人少嗎。
這麼一筆錢在京城肯定是過不下去。
在家鄉是足以讓他們一家人活的很體麵了。
兩人商量後,將京中鋪麵退掉,劉知心兩口子已經決定訪仙求道。
因為他們在京城也聽說過這些事,而且見過仙修騎著獅子老虎經過流光城的大街小巷。
兩口子回了六合鎮,看了看形勢。
恰好,劉瑞安回六合鎮又給他們送銀子,之前的銀子都是直接寄到流光城給他們。
看了劉瑞安這種光景,夫妻倆大致猜出了她在修仙,但是小鎮的日子好舒服啊,兩人就又懶了一年多。
後看了劉雪麗劉雪梅姐妹,才知道“小孩子都能混的那麼好,我們不一定混不下去。現在就全家搬過去吧。”
他們手上有錢,一到八街就八千兩銀子在郊外買了一棟破舊的民房,打算好好的裝修精簡一下。
八街城裡的房子貴比京城,他們完全沒有那個能力在城裡買房,但能租鋪麵。
這處宅院原來也是一家中產居住的三進宅,前後院加起來,三畝有餘。
夫妻倆自然害怕到這裡吃不上菜,買這麼寬的帶院的宅子,為的就是能在裡麵種菜。
劉知心吃軟飯能吃得心安理得,除了自己每個月有三十兩銀子的舉子俸祿,他還會澆菜,會種菜,會乾一些簡單的農活。
讀書人驕傲自滿,兩口子將讀書人的那點臭脾氣無限放大,秉承著萬事不求人的特點,已經在城外住下來了。
那處房子除了主屋還是好的,東西廂房有些地方都已經塌陷。
後罩房還好。
院子裡有一股活水,從金烏山山肚子裡流淌出來,乾淨清澈,能見底不說,還有魚兒歡騰。
這處房子之所以被賣,是原主人家的兒女都投入各大宗門,父母過世以後這裡就再也沒有人來。
等到第三代出生以後,老宅被徹底遺忘,第二代之間就有很多的矛盾,第三代不會再到這裡來。
還不如隨便賣掉把錢分一分,把這個地方徹底的遺棄。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劉瑞安和她的幾個侄女一樣,如此幸運如此快速的積累財富。
大多數仙修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得過且過。
有一部分人,隻要第二天還有吃的就不會動,要等到一無所有了才會出去。
所以這處宅院八千兩,跟京郊的宅院一樣貴不說,還是人家賤賣了。
幾家人都想早一點拿到錢,價錢一壓再壓,要不然有可能賣到一萬多兩。
劉瑞安和丈夫翌日一起找到這處叫雲中居的倚山宅院。
他們是先找到了在城裡新開了一家烙鍋館的吳昕妍,才找到這邊來的。
才來四天,房子買了,烙鍋館開了。
這個吳昕妍,簡直忙得像隻陀螺,真是一個不簡單的女人。
她隻轉了一個早上就決定開一家烙鍋館,是因為她娘家有這麼一個館子,翻台快會很快回血。
他們現在手上也沒錢了,不乾就隻能靠丈夫的三十兩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