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弟子都有自己養珍珠蚌的習慣,到處弄一些珠蚌苗回來,扔在池塘裡,三年兩年弄一下,選大的開了,算是給自己掙點零花。
這種事情,劉雪麗最積極了,她就像一個摟錢的抓耙子,有什麼賺錢的門路都要抓一下。
小姑娘深信,隻要自己努過力,銀錢定然源源不斷。
“餘寶,小梅小蓮,你們一定要學會自己鳧水,要在海裡活動,不會鳧水是不行的。
還有平日裡經常會遇到跟水有關的險情,就算是為了用來逃命也一定要學會。”
於是四人天天下水在海灣淺水區遊一陣。
趙嬌娃不肯遊“淹死了咋辦,我們村子下麵的楊家墳湖,淹死的全部都是會水的。
聽說如果水冰涼一點,下水之後腿會抽筋,所以這種能力,能不學就不學了,會刀的刀上死,會槍的槍上亡,什麼也不會的就會自己小心,不碰還不行嗎?”
她說的還挺有道理,連餘寶也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像不會開車的人,一直去坐公交車和火車也挺安全。
公交車出事的概率大大低於私家車,還有小型私人飛機摔下來的似乎是比大型客機更多。
但餘寶還是願意學鳧水,海底世界光怪陸離不說,這淺海區學會了都受用無窮。
一處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餘寶的注意,砂石之中,有點泛光,遊過去,扒開砂石,撈起來,是一隻粉晶蝴蝶。
這是有人不小心把這個東西掉在這裡了。
餘寶高興的裝了起來,多美的一隻蝴蝶啊,大小有隻大核桃那麼大,做個裙壓就不錯,顏色粉粉嫩嫩的。
她突然啞然失笑,說不定這東西就是彆人身上的裙壓,下水的時候被水飄走了。
有時候絲線斷掉,這小玩意兒是很容易丟的。
回到方寸屋,餘寶拿出小粉晶碟來看,越看越是愛不釋手,後來突然靈機一動,有些配飾不光是用來看的,說不定這是個小境什麼的。
小境當然不是,但它卻是個兩百多方的儲物空間,就是裡麵沒什麼東西,有七百多兩金子,一百多兩銀子,還有十幾吊銅錢,大麵積的空空蕩蕩,彆的東西都沒有。
看來這人也是將東西分開儲存,沒有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然這麼貴重的東西掉了肯定慘了。
餘寶想要粉晶蝶做壓裙,自然而然不敢再馬虎,決定回宗門後去打一副粗銀鏈來配這隻粉蝶,彩線什麼的,磨久必斷。
餘寶得了粉蝶,心情大好,第二天在水裡遊得更歡快了。
劉雪麗拚命撈魚,從這些魚身上尋找附著珠蚌苗。
珍珠可是一味貴藥,能安神定驚,清熱益陰,明目解毒,收口生肌。
親本珠蚌產出鉤介幼蟲,幼蟲自己遊動尋找寄主,會附著在魚鰓和魚鰭上,長成小蚌苗。
隻要能打撈到附著有小蚌苗的魚,取下來精心養殖,植入珠核,最後就能產有珍珠。
養殖周期為二至三年。
劉雪麗是個有福同享有難自當的人,她作為家中大孩,從小就看到自家爹娘不被人尊敬,經常被人罵絕戶,所以她有著比一般人更加堅定的意誌。
不到天黑不上岸,瘋狂的打撈著能打撈的一切。
有一天竟撿下來八十多粒珠蚌苗,隻有餘寶和劉雪蓮能平分,劉雪梅不喜活物養殖,她主動提出不要的。
全都裝進水桶,暫時放在方寸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