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的喜歡,嬌羞直接,不會讓人扛長把子傘。
更不會莫名其妙放鴿子,也不會在裡麵添加綠茶。
喜歡就喜歡的直白簡單,討厭就會討厭的清楚明白。
幾人當天真的在外麵玩了一天。
劉雪梅懶洋洋地看了一天書。
餘寶東奔西跑賞了一天花。
劉雪麗下午就不願意再動,突然想起來把曾經的帳篷拿出來,幾個小姑娘就窩在帳篷裡呼呼大睡。
包括劉雪梅。
最後隻有餘寶一個人,一直逛一直逛,逛到了山頂小廟裡,才知道這裡的廟,根本就不大,很小的一個廟。
是個有彆於彆處的月老廟。
紅線把門前幾棵樹拴得到處紅彤彤的。
門口有幾個賣紅線的婦人,廟前廣場上和下麵的台階上很多討錢的乞丐。
穿的破破爛爛的看起來就是乞丐。
但是附近並沒有村莊,也沒有城鎮,除了這個土地廟之外沒有彆的多餘的房子。
這就說明這些來討錢的乞丐並沒有住在這裡。
餘寶怔忡半晌,想不明白這些乞討者都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一拍自己的腦袋瓜,倏地想明白了,四五十個乞丐有可能晚上直接就睡在寺廟裡了。
但是睡在這裡應該有自己做飯的家夥事兒啊。
餘寶進去寺廟裡看了一眼,發現神像的後麵是不能通行的,隻能在前麵拜拜。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後麵有鍋碗瓢盆,大家除了拜過前麵的粗糙的月老神相,還拜了小乞丐們的廚房用品,米麵糧油。
為了搞清楚心裡的想法,餘寶甚至到月老廟後麵,扒著人家的後沿牆看了又看。
好不容易在一處夾縫之中,看到神像後堆了許多棉被和糧油,以及鍋碗瓢盆。
餘寶在看完這些事情以後,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誰能瞞過她的火眼金睛,果然不給小乞丐們錢是對的。
上來賞花的人特彆多,不光有仙修還有絕大多數來拜月老的村民。
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少年男女們為自己拜,中年人可能是為自己的兒女拜。
還有一些老年人大概是為孫女拜。
但是有人在悄悄話裡說也有可能是為自己拜的。
這些人在半山腰就開始舍棄神獸神禽或者青牛,慢慢的往上麵走路。
甚至有些人從山腳下就開始走了。
上山的人沿途遇上乞討的小乞丐,幾乎每遇上一個都要給至少兩顆銅錢。
當然乞丐裡麵也有大人,腿上蓋了一團破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殘疾人。
餘寶一顆銅錢也沒給出去,她對月老沒興趣沒敬意。
總覺得月老在亂點鴛鴦譜,要不然怎麼會有和離的夫妻。
還有科技發達的另一界,有時候離婚率超過結婚率。
每年過年後,離婚登記處都要排長隊。
那就說明這個月老沒什麼本事,哪怕真的有這麼一個神存在,他也沒乾出過什麼好事情。
餘寶還有個念頭,就是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嫁人,悲慘的童年,讓她對婚姻家庭不抱任何的期待。
瞧見乞丐們的固定住處是月老廟,餘寶忍不住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