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寶得了新空間,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山有水有瀑布,還有大小兩個平靜的鏡湖。
鏡湖呈葫蘆形鋪開,中間有個狹窄的水溝將兩邊相連。
葫蘆胖大處,就是湖心島琅琊不老樓,雖然在湖心但也不潮濕,還可以隨時收走置放彆處。
餘寶心想,這人也是個傻的。
自己已經有了一棟琅琊草樓,這曆成蔭憑什麼認為自己還想要第二棟?
女人喜歡的房子跟喜歡的衣服一樣,不能出現同模同樣的衣服,不然穿上還有什麼意思?
這個樓房也是一樣的,衣裳舊不如新,樓也一樣。
餘寶看過那封信以後就沒有在樓裡多做停留,而是在陰山和陽山之間徘徊了一下。
陰山下有田,陽山下有地。
陽山更高,更寬廣敞亮。
陰山更小更平,更容易攀登而上,展望四方,讓人心曠神怡。
有人打理就好了。
餘寶不善經營,更不可能自己出力來種田種地。
實在是田地太寬廣太多,非人力所能及。
而且以她現在的身高,想要使用後世界的微挖旋耕機,也沒有那麼長的手腳。
所以要是裡麵沒有仿生人,她一個人是乾不成的。
然而一棵草一顆露水珠,一切事情都被安排好了。
可以確定的是,曆成蔭也在另一個後時代成為一個資深遊曆者,不但知道那邊的文字,也對那邊的山川河流熟悉到了仿佛逛自家後院一般。
因為主洞府的床頭櫃裡,有幾本遊記,記錄的全部都是後門出去的風土人情。
還說到哪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甚至劃分了地區說哪裡的姑娘最美。
“連城的女娃子最水靈,些許淡妝,雅秀清逸,明媚陽光,甚是可觀。
相較於其他城鎮,連城麗人成堆成隊,華美若仙,瓊裝綽約,耐人尋味……”
餘寶笑出聲來,心裡想原來所有男人都是視覺動物。
倏地,又想到了一種可能。
這個人如此推崇連城麗人,會不會有連城遺珠,將來出現個什麼小燕子,小桌子小板凳什麼的?
看來什麼時候有空要去連城走一走,萬一真的遇到人家的隔空知己,也能親身體驗一段故事不是?
餘寶多數時間還是住在青玉境,少數時間會到平安境的陽山洞府裡住一住。
這裡住的高看得遠,風景又有不同。
山下的七十二畝地裡,這個季節全都種上了小麥,麥苗兒隻有兩寸高,十月金秋,植物生長緩慢。
在下雪之前,麥苗不能拔節,不然過了年就壞了,小麥收成會大打折扣。
秋風瑟瑟,陽山洞府裡沒有空調沒有任何的調溫設備,卻是很稀奇古怪的溫暖如春。
餘寶也不敢真的坐吃山空。
劉雪蓮來邀約她一起上山,餘寶便跟上了。
這次劉知意也出來了,還問餘寶“你自己種了大片的菜,我聽雪麗和雪梅說種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