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夥人尋找桂花樹。
山林外圍的桂花都已經被人家全部打光了。
包括山楂,也被摘得一乾二淨。
山林深處的有一部分也被人家打乾淨了。
畢竟大家都是高來高去的,不存在走不到的地方。
但是總有一些地方,燈下黑,會被人們忽略掉。
就是與渡仙門所在的金烏山緊鄰的金桂山。
因為它叫金桂山,很多人到了秋天都不會去打桂花,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山名都這麼叫了,哪裡還會有剩餘的桂花。
這座山不大,也不高,山坡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桂花樹。
這些桂花樹也不知道是人種的還是自然生長的,反正是各種顏色密密麻麻。
渡仙門所有的洞府門口大概都有桂花樹,種來聞香製香的。
那些桂花樹都是春天從這裡移植過去,秋天開花。
在有些人看來,這裡離宗門那麼近,到了秋天肯定是一朵花都不剩了。
大家想要桂花都會去遠一點的地方找,就像撿菌菇,都覺得跑得越遠,撿的越多。
餘寶也驚歎“這裡的桂花樹竟然沒有被人動過,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劉知意道“山小了,路過的人都是從高空往下看,沒有注意到樹上的桂花還在。”
大家馬上行動起來。
打桂花是件歡樂事兒。
下麵鋪上柔軟碩大的獸皮,拿根長竿,就在樹枝上敲敲打打,桂花都落在獸皮上了,跟下雨似的。
又香噴噴熱鬨鬨,真是人間一大極品美事。
每人每天能打幾十棵樹,打下來的桂花先收起來,傍晚再慢慢的撿掉葉子。
吃完晚飯坐在一起,邊刨去桂樹葉邊閒聊著,絲毫也不覺得是在乾活,倒更像是秋收的儀式,有一種豐收的甜蜜感。
“桂花米酒才好乾,一吃一大碗!”劉雪梅開心嚷嚷。
大姐姐真是有求必應,馬上找出糯米蒸米酒“現在做出來中秋節的時候正好吃,不辣,還甜著。
我們過了中秋再回去,也不用回老家了,就在這裡過一個中秋。
山裡的中秋更有意義,秋色更濃,秋月更加靜美。”
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劉雪蓮“要找一個有水塘的地方,隻有那樣才能看到兩個月亮,才會更加的心曠神怡。”
於是決定中秋節的夜晚住到千島湖邊去。
千島湖是渡仙門一側,紅河邊的一個大概八九十平方公裡的一個小湖泊,其中小島嶼像散落的星辰一樣密密麻麻。
上麵也沒有什麼好東西,但是大一點的島嶼上住了一些散修。
有搭帳篷住的有挖洞住的。
有錢的就住在方寸屋裡。
這些散修的生活,可真的是逍遙自在。
他們或許貧窮,但是絕不困苦。
有魚油燈照明,有飛鳥做伴,個彆不太願意外出的還養了狗。
到了晚上,魚油燈亮起來,千燈輝煌,竟真的是如星光燦爛,美不勝收。
魚油燈本來就很亮,又耐久,晚上半夜還有燈亮著。
住在島上的人感覺好像被時光遺忘了一樣,那種自我和美妙,是身處人群當中的人沒辦法想象的。
喜歡認親失敗去修仙請大家收藏:()認親失敗去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