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漢帝蕭何領兵十萬入駐南帝城,並且再次南下,劉鴻提前得知消息後敗逃南部,消失在大乾境內。
南帝城改名為金陵,南部三郡在蕭何的殺伐果斷之下紛紛投誠。
但依然有少部分不服蕭何,嗬斥他乃是亂臣賊子逆天而行,九龍鼎不承認便不是正統。
蕭何在此刻展現了狠辣一麵,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三郡中有反叛修士三十多萬,皆被斬殺。
蕭何的大部隊,也從十萬,擴展到了二十萬,這二十萬全員精銳,不是蝦兵蟹將。
正月初十,天城的子民沒能過上好的春節,於是渴望著在正月十五把家建好,能過一個好的元宵節。
於是各個都在加倍努力的建設家園,而蕭何則是率領大軍前往趙靈駐地。
趙靈知曉蕭何厲害,直接投誠,被蕭何賜封郡守。
如此一來,便隻剩下西方孫雨以及北寒了。
孫雨在得知蕭何南下後,直接率兵偷襲了西部兩郡,將兵力擴張了三十萬,且麾下集結各路豪強,並且收攏前朝舊部,諸多家族勢力,資源豐厚,西部兩郡資源物資極為豐富,讓孫雨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可麵對驍勇善戰的蕭何,孫雨知曉無法硬碰硬,選擇退出兩郡,南下找到了劉鴻,並且收下兩元大將,除此之外。
孫雨手下,多了兩位悍將,二人並非中原人士,而是出自百豪世域,與劉鴻結盟後,起兵南疆,集結了許多被大乾滅掉的小國,小勢力。
由於位置較遠,且孫雨帶兵神速,從來不與蕭何正麵硬剛,在南麵與西部東躲西藏,一時間也活了下來。
但蕭何立漢後,那被神秘人帶走的九龍鼎遲遲未曾浮現,導致民間多了許多流言。
雖然蕭何勇猛無二,無人可擋,可暴力能壓製的了一時,卻壓不了一世。
誰是正統,誰是下一個人皇,無人知曉。
“人皇可以是任何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一句這樣的言論,廣為流傳,讓蕭何禦駕親征收複的天下,再次風雨飄渺起來。
正月十五。
天城重修的皇宮已經頗具雛形,蕭何的家人也都搬遷過來。
薑家接手以前的貿易,蓮欣月的父親雖然身亡,依舊被賜北寒大將軍。
金雲兮從王妃變成了皇妃。
但皇後遲遲沒能立下。
還是立薑皇後,亦或者妍月?
還是說蓮欣月,這也是讓蕭何頗為頭疼的事。
但最為頭疼的乃是大漢與長孫家的關係,長孫家族實力強大不說,且是蕭何的最大軍需補給商。
若是得罪了長孫家,他手下二十萬天兵,將無兵刃可用。
各地鎮守的漢軍,也無法通過裝備去壓製當地匪寇或者叛亂者。
若長孫家不支援了,甚至往後大漢的整個國力都會削弱三成有餘,他蕭何就算再強,若無強兵強將,也難以去維持偌大的國家。
臨時的大殿上,蕭何坐在首位,身著玄色戰甲,手握酒杯,霸氣十足。
下方則是站著七十多個朝臣,其中大部分都是大乾舊臣。
趙萬河依然在做戶部尚書的位置,他儘職儘責的彙報:“陛下,當今天下初定,但因為九龍鼎之事,各地郡守依然保持觀望狀態,陛下親自前去他們會老實交稅,但陛下一走,無論安排誰去,他們皆是各種借口!”
梅座問道:“黃遼,這大漢律法對於不繳稅是如何判定的!”
黃遼如今兼任刑部,大漢的律法也是由他來定奪,當即拱手道:“大漢律法除了對百姓的稅收減少外,其餘繼續沿用大乾理律,若是地方有偷稅的情況,一律按金額大小處刑!最高誅三族!”
趙萬河道:“可他們的推脫之詞也都在合理範圍內,這短短數年,大乾征戰,曹相,北寒的戰爭已經耗儘了這片土地生氣。
如今那些郡守也是入不敷出,提煉的賬單還有許多細則,我也看了,的確找不出什麼毛病,但我知道,肯定有結餘,但在大量的證據下,我也無可奈何!!”
說到這裡,梅座也皺起了眉頭,如今大漢初定,九龍鼎遲遲不來,他也很著急。
他能感覺到各地都有諸侯在暗中發育,然後準備給大漢一擊,好不容易要扶持起來的帝王,他可不想在節骨眼上被拉下去。
蕭何坐了起來,平靜的眸子掃過眾人,在殺了玄帝,平定天下後,他身上那股唯我獨尊的氣勢愈發強橫。
“各方郡守不願配合,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狗腿子,背後站著的乃是百豪世域那群家夥,甚至太虛宮也在從中作梗,朕認為,挑一個,殺雞儆猴,如何?”
蕭何這番話,讓全場文臣大驚,這是要對太虛宮或者百豪世域出手了嗎?
這在曆代皇帝沒人敢做,畢竟有前車之鑒,不主動出擊,他們不會來沾染中原的因果,若是主動出擊,他們彆提有多開心了。
“陛下,慎重,如今大漢剛立,民心不穩,雖說你去攻打這等數萬年的豪強,乃是壯舉,但落在那些普通人眼裡,並不是什麼好的建術,對他們而言,吃飽穿暖,才是好的,至於什麼大漢今日打敗了什麼,這種榮耀,在吃飽喝足麵前屁都不是,唯有安居樂業才能得民心,江山才能穩固!”梅座第一個站出來不同意蕭何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