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李素華的詳細介紹,張平他們對此次進入太國的路徑安排也有了清晰的了解。這次行程,預計要一到兩天的時間,大多數都用在穿越叢林和山脈上邊。隻要穿越了邊境,抵達了李素華準備的車輛處,速度就能快起來。
此時,太陽還高懸在天空,但已漸漸西垂,已然臨近傍晚時分,正是晚飯時間。李素華早已為大家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雲滇菌菇宴。這些菌子都是他親自進山采摘而來的,新鮮無比,其中還還有一隻他從其他村民那裡買來的自家養的老母雞,用來燉煮菌菇母雞湯。
除了這道湯品,還有許多其他以菌子為主要食材的菜肴,如涼拌菌子、炒菌子、菌子炒臘肉等等,每一道菜都散發著濃鬱的香氣,令人垂涎欲滴。主食則是混合野生菌炒出的蛋炒飯,粒粒飽滿,香氣四溢。
這一桌菌菇宴,不僅食材新鮮,而且烹飪手法獨特,將菌子的鮮美發揮到了極致。張平他們五人品嘗後,紛紛豎起大拇指,對這頓美食讚不絕口。那鮮美無比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如果不是因為接下來還有任務要完成,他們恐怕都恨不得每人買一筐菌子帶回家去。
酒足飯飽之後,大家一起動手收拾碗筷,將餐桌清理乾淨。等一切都收拾妥當,夜幕已經悄然降臨,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眾人圍坐在一起,一邊閒聊著,一邊收拾各自的行李和裝備。張平他們的行李相對簡單,來的時候也沒有打開背包,隻是簡單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物品後,就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著出發的時刻到來。
李素華的準備工作則做得非常充分,他不僅準備了一柄開山刀和一捆繩子,將它們分彆彆在腰部兩側,方便隨時取用。此外,他還背上了一個竹筐,裡麵裝滿了各種物品,包括水、食物以及一些瓶瓶罐罐的東西。雖然張平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瓶瓶罐罐裡裝的是什麼,但從李素華的認真態度來看,這些東西應該都是進山後會用到的。
李素華指了指放在一旁的露營帳篷,對張平他們說:“這些東西一會兒你們拿著,進山後用得著。”這些帳篷一共有四套,張平、餘元和崔邈各自拿了一套,掛在自己的背包下麵。李素華也拿了一套,放入自己的竹筐中。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素華接下來當著眾人的麵,拿出了一把手槍和幾個壓滿了子彈的彈匣,然後將它們放在了竹筐底部。
張平好奇,問道:“李兄弟,把槍放在那麼多東西的下麵,要用的時候不怕拿出來不方便嗎?”
李素華笑了笑,回答道:“不會,這竹筐是我特製的,底部有個開口,可以把槍直接拿出來。”
張平點了點頭,沒繼續多問。包月則麵帶疑惑的問道:“這次路途中,會遇到什麼危險嗎?”
李素華先是搖了搖頭,但想了想,還是說道:“不能確定,畢竟這裡離太國太近,我們走的又是隱秘路線,不能保證會不會遇到d販之類的,所以帶上武器,也是有備無患。”
包月也是點了點頭,倒不是她害怕遇到危險,相反,如果真遇到d販,動起手來,她可能是打的最開心的那個。
待所有東西都收拾完後,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晚上九點。李素華背起竹筐後,便率先走了出去。眾人緊跟其後,紛紛背著自己的行李和的武器,跟著他一起走出房門。
李素華則待五人都出來後,鎖好房門,然後牽上了先前崔邈敲門時,對著他狂叫的大黑狗。崔邈見狀,臉色一變,好在大黑狗有主人在身邊,倒也沒叫起來,而是老老實實的跟在一邊。
眾人出去後,正在李素華鎖院門時,隔壁那棟三層小樓的院子裡,突然探出來一個腦袋,見李素華這邊一群人均一副出門露營的打扮,便好奇的望了望。
張平抬眼看去,發現那人是一個看起來六十多歲的老大爺。隻見老大爺看了一會,突然出聲問道:“小李,這是帶著客人去太國邊境露營呢?”
鎖好門的李素華聽到隔壁老大爺的詢問,露出一臉笑容,對著老大爺回到:“是啊,張大爺,這麼晚了,您老咋還沒休息呢?”
那位姓張的大爺則是用頗為無奈的語氣說道:“咳.....,我偷偷抽旱煙被家裡的婆姨發現,這不出來遛遛彎嗎。”
接著,又對著李素華提醒道:“夜晚的山路可不好走,這群客人看起來又年輕,也不像專業的,咋不白天去?”
李素華給了張平五人一個眼神,示意不要說話,由他來解決。於是對著張大爺繼續說道:“沒事的大爺,這不是年輕人想要進山露營體驗一番嗎,還要看日出什麼的。而且有我在呢,又不是第一次夜裡帶客人進山,不會有事的。”
張大爺倒是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他是李素華的鄰居,平日裡也經常走動,關係也頗為不錯。這次見他又半夜帶客人上山,也是善意的提醒,怕他們出事。其實他並不知道,很多半夜裡和李素華進山的“客人”,都是情報人員偽裝的,這次也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張大爺不再言語,從懷裡小心翼翼的拿出熄滅了一半的旱煙,躲在門口偷偷抽了起來,李素華告辭了一聲,便帶著張平他們五人出發了。一路上,經過彆家院子時,經常會見到一些還在院子裡納涼的,或者在院子裡整理自家種的瓜果蔬菜什麼的村民。也有一些人和李素華打招呼,好奇的問他是不是帶客人上山。
李素華則一一回應了過去,等出村後,才歎了口氣,用略顯無奈的聲音對張平他們說道:“沒辦法,村裡人好奇心重,所以每次出去執行任務,都是裝作帶客人上山或者去山裡采山貨。好在村裡人大多數也都靠這樣賺錢,倒也不容易暴露。”
接著,嘿嘿一笑,用一副好笑的口吻說道:“把你們送進太國後,我還要在山裡待一段時間,轉一轉,采些菌子山貨什麼的,不然空手回來,反而容易引起懷疑。”
張平他們五人沉默不語,麵麵相覷。畢竟他們是初次踏足此地,對這裡的情況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專業的情報收集或潛伏工作經驗。麵對李素華的話語,他們感到有些茫然,不知該如何回應。
然而,儘管五人心中有些無措,但他們大致能夠理解李素華的處境。作為一名長期潛伏在此的情報人員,他所承受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平日裡,他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留意村莊內外的每一個細微動靜,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這樣緊張的環境下,李素華的內心想必積壓了許多想法和情感。而此刻,當他遇到張平這幾個知根知底的同誌時,自然而然地就會忍不住想要傾訴一番。他以一種開玩笑的口吻,將內心深處的些許想法吐露出來,或許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畢竟,每個人都有需要釋放壓力的時候,而李素華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平時為了隱藏身份,根本無法與他人交流這些內心的負擔。所以,對於張平他們來說,此刻隻需要靜靜地聆聽,給予李素華一個傾訴的機會即可。
就這樣,離開村子後,沒多久,張平幾人便來到了一片叢林前。由於經常有人踏足,所以叢林裡被人為踩出來一條窄窄的小路。
李素華抽出腰間的開山刀,示意張平他們跟上,便率先走了進去,用開山刀劈開一些擋路的樹枝,便於眾人行走。
進入叢林後,原本天黑後昏暗的環境變的更加暗淡了。好在眾人都準備了頭燈,但隻有走在最前麵的李素華,和走在最後麵的餘元,以及走在中間的包月三人頭上各自帶了一頂,其餘人則是借助他們的頭燈照射出來的光線,跟著隊伍前行。
叢林非常茂密,偏雨林的氣候,讓叢林裡的溫度比外麵還要悶熱。才行進了一公裡,一群人便已大汗淋漓。
好在他們體力都不錯,所以除了濕熱導致的出汗讓他們感覺不適外,倒也並不覺得累。
這片叢林並不大,三四個小時後,一行人便來到了一座山脈的下方。望著那高高的山路,李素華讓他們休息一會,恢複下體力後再繼續前進。
不得不說,李素華不愧是當過兵的,又是專業的情報收集人員。彆看他滿身大汗,但在悶熱的叢林裡走了兩三個小時後,依舊氣息勻稱,毫無疲態。
彆以為在這濕熱的叢林裡走兩三個小時很簡單,這可不像平時在馬路上那樣,是一條平整的裡麵。反而叢林裡荊棘叢生,還有各種倒塌在地的樹乾等,加上悶熱的環境讓人大量出汗,體力會消耗的很快。
張平他們是因為修煉過凝魂,而且個個魂力深厚,所以可以調動魂力來提升體力和力量等。而且他們天天習武,身體素質也自然不差。也就是包月因為隻練習術法的原因,導致她不用魂力的話,體力比不上其他人。但她在這濕熱的叢林裡走了兩三個小時,也就是多喝了幾口水而已,依舊精力充沛。
見他們並沒有露出疲憊的神色,臉不紅氣不喘的,於是休息了五分鐘後,李素華便帶著他們繼續出發。
進入大山後,雖然周圍依舊綠樹成蔭,但隨著海拔的升高,以及沒有了那些遮天蔽日的高大樹木,溫度反而比剛剛在叢林裡時,要舒適一點。
但眾人依舊大汗淋漓,爬山可是個體力活,而且這裡的山路並不是人工造出來的,而是進山采山貨的人,用腳踩出來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
一路上,幾人也沒什麼閒心欣賞風景。畢竟這裡不是什麼景區,而且周圍都是樹木,要麼就是山石,也沒什麼好看的景色供人欣賞。
走了一段路後,李素華突然停下腳步,環顧四周,然後迅速走到路邊的一棵樹下,折下了幾根樹枝。他將這些樹枝遞給張平和其他同伴,笑著說:“拿著這些樹枝當拐杖吧,爬山的時候可以省點力氣。”
張平感激地接過樹枝,心裡暗自感歎李素華的細心。他看了看手中的樹枝,雖然隻是普通的樹枝,但卻十分筆直,長度也剛好合適。他用手摸了摸樹枝的表麵,感受著它的光滑和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