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的張宇抬起頭,看到晉陽正溫柔地看著自己,眼裡滿是笑意,心裡頓時一片溫暖。
他夾了塊雞腿放在晉陽碗裡,輕聲說道:“等忙完李陽這邊鋼材的事,咱們就去城郊的彆院住兩天。
那兒的桃林該熟了,我陪你去摘最新鮮的,摘完了就在院子裡支起畫架,給你畫兩幅,好不好?”
晉陽握著筷子的手頓了頓,隨即彎起嘴角,笑著點頭:“好啊,我等著呢。”
她夾起那塊雞腿,咬了一小口,又抬頭看張宇,“不過相公你也彆太累了,最近總熬夜想事情,眼下都有青影了。
到了彆院,可得好好歇著,不許總想著工坊的事。”
“知道了,都聽你的。”張宇笑著點頭,抬手替她拂去嘴角沾著的一點醬汁,動作自然又親昵。
一旁的侍衛站在門口,見這光景,悄悄鬆了口氣,緊繃的肩背也放鬆了些。
方才他捧著那封來自李陽的信進來時,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畢竟之前幾次送回的消息都有波折,他生怕這次又是壞消息,惹得國師動怒。
可眼下瞧著,國師不僅沒生氣,反倒和晉陽大人有說有笑的,想來信裡定是好事,倒是自己多慮了。
他不敢再多看,隻靜靜站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
直到張宇放下筷子,用絹帕擦了擦嘴,才輕手輕腳地上前一步,躬身垂首,聲音恭敬又克製:“國師大人,送信的人還在外麵候著。
您看是現在讓他進來回話,還是有什麼吩咐,屬下去替您轉達?”
張宇擦了擦嘴,說道:“你讓他進來,我有話要問他——我要知道鋼材的具體產量,還有李陽那邊還需要什麼支持,比如工匠、原料之類的,都讓他詳細說說。
另外,你再讓人去趟兵部,告訴他們,準備二十輛馬車。
派一隊精銳士兵護送,明天一早就出發去李陽那裡,把鋼材運回來,路上務必小心,不能出任何差錯。”
“是,屬下這就去辦!”侍衛躬身應道,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書房裡,張宇和晉陽繼續吃飯,空氣中不再隻有飯菜的香氣,還多了幾分因喜事而來的輕鬆氛圍。
酒足飯飽後,晉陽去收拾碗筷去了。
而張宇則在他坐的太師椅上消食。
他眼睛微眯,拿著信紙的手指微微收緊,心裡暗忖:“來之前的想法沒錯,國家人才整體知識量的增長,確實能更快突破科技瓶頸。
這裡雖說是古代,農業生產模式和華星的古代有些像。
可資源卻比華星古代多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平原廣闊,水源充足,礦產也豐富,隻要不鬨大規模的災荒,百姓們大多能不愁吃穿,安安穩穩過一生。
可也正因為這樣,沒了生存的壓力,也就沒了上進的動力,連君主都愛‘躺平’,遇事隻想維持現狀,不肯動腦子革新。
而穿越者的出現就像是泥鰍攪活死水一樣,給死氣沉沉的東大陸帶來了生氣。
要不是有穿越者的存在,東大陸或許現在還是華土王朝吧!”
他低笑一聲,搖搖頭:“嗬,扯遠了。”
思緒又拉回李陽身上,張宇嘴角忍不住上揚——那小子性子是跳脫了點,整天愛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可腦子是真好用。
這次煉鋼材,他不僅提出了新的熔爐設計,還把之前教出來的幾個徒弟帶得好好的。
那些徒弟雖然都是本地人,卻也學了不少實用的知識,這次記錄數據、調整火候,倒是幫了大忙。
不過反過來想,夏國那邊雖然底子厚,但人才斷層嚴重。
估計也會被這種“知識儲備不足,與人才的缺失”的問題限製,這倒是虞國的機會。
“所以怎麼說來著,用人還是用穿越者舒服啊。”
張宇低聲嘀咕,尤其是在這戰國時期淘汰製下,能活下來的穿越者,多少都有兩把刷子——懂的都懂,還會自己琢磨改進,簡直是“移動的牛馬”,既會自我排解壓力,又能主動上進。
他實在想不通,當初的齊王是怎麼想的——居然讓李陽這種技術宅去從政。
要知道,李陽那性子連管兩個工匠都嫌麻煩,哪懂朝堂上的彎彎繞?
這不純粹是浪費人才嗎?
可轉念一想,古代人的腦回路本就和現代人不一樣——在他們眼裡,讀書就是為了當官,哪怕你有再多彆的本事,隻要沒從政,就是“沒出息”。
這麼一想,他也就釋然了。
想著想著,張宇忍不住低笑出聲,手裡的信紙都跟著微微晃動——他忽然想起自己當初是怎麼“馴服”李陽的,那小子的轉變,簡直能讓人笑上好幾天。
當初黑棋把李陽從齊國的軍營裡抓回來時,那家夥還一副寧死不屈的模樣。
梗著脖子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老子絕不屈從”,一副硬骨頭的樣子。
可剛被關進大牢沒兩天,就因為吃不慣牢裡糙得能硌牙的粟米和寡淡的野菜湯,主動跟獄卒說“我要見你們國師,我有要事稟報,能讓你們虞國變強的那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