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小啟航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能力。
也為了讓夏國各地的百姓都能感受到大王的祥瑞,
葉錦璃特意開著運輸飛機,帶著小啟航走遍了魏郡、陳郡、蔡郡、齊郡的每一個角落。
把這些地方都遊玩了一遍——徹徹底底地讓小啟航踏遍了夏國的領土。
他們去了陳郡的麥田,看著金黃的麥子在小啟航身邊輕輕晃動;
去了蔡郡的工坊,看著匠人們圍著小啟航,臉上滿是歡喜;
去了齊郡的流民安置點,看著生病的孩子在小啟航身邊逐漸康複。
每到一個地方,葉錦璃都會讓當地百姓遠遠地見見小啟航,
讓大家知道,他們的大王一直和他們同在。
而隨著小啟航踏遍夏國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穿梭能力也變得更加穩定。
如今已經能隨時出現在夏國的任何一個地方。
其他穿越者們每次見到小啟航,都格外開心,
尤其是安靜,每次見到他,都會一把抱在懷裡,又是親又是逗,恨不得一直把他抱在身邊。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
穿越者們在這個古代世界已經生活了三年。
冬天的寒意漸漸褪去,第三年的初春悄然而至。
往年的春天,總是細雨綿綿,滋潤萬物。
可這一年的春天,雨水卻來得格外猛烈。
連綿一個多月未曾停歇。
以至於東大陸的每一寸土地都被浸透在濕冷的水汽裡。
這場雨災沒有國界,從北至南的虞國、夏國,
到東南的楚國、夾在虞夏中間的韓國,
全都被裹挾進持續性降水的困境裡。
最先垮掉的是各國邊境的小型堤壩,起初隻是雨水漫過堤岸,
順著田埂縫隙滲進麥田,農戶們還扛著鋤頭冒雨挖溝排水;
可隨著雨勢愈發猛烈,渾濁的河水開始衝垮堤壩缺口。
半人高的浪頭卷著泥沙漫進村莊。
低矮的土坯房在雨水浸泡下接連倒塌。
村民們隻能背著包裹、牽著牛羊往地勢高的城鎮逃。
一路上隨處可見被淹沒的農田。
原本該抽穗的稻苗泡在水裡腐爛,散發出刺鼻的腥氣。
連綿的大雨衝垮了不少百姓的房屋,田間也積滿了雨水,眼看就要播種的稻種,農戶們卻遲遲無法下地栽種。
夏國的處境不算最糟,卻也步步維艱。
魏郡境內與韓國相連的河道水位早已超出警戒線,
宋文彥帶著士兵和百姓在河堤上守了半個月。
日夜扛著沙袋加固堤壩——每個人的蓑衣都能擰出水來,
腳下的草鞋磨破了好幾雙,卻不敢有片刻停歇。
一旦河堤潰決,下遊的三個村落和千畝良田都會被淹沒。
本就緊張的糧食儲備又要再減三成。
葉錦璃每天除了處理軍政事務,還要抽空去河堤巡查,
看著士兵們凍得發紫的嘴唇和百姓們布滿老繭的雙手。
她隻能下令讓工坊趕製棉衣、讓廚房熬煮薑湯,卻也沒法讓這場雨停下來。
相比之下,韓國的慘狀更甚。
這個夾在虞國與夏國之間的小國,本就資源匱乏、國力薄弱,
麵對雨災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境內與藍江相連的支流早已泛濫。
首都外的護城河倒灌進城,街道上的積水沒過膝蓋,百姓們隻能劃著木盆穿梭在斷壁殘垣間。
更致命的是糧食危機:韓國的糧倉大多建在低窪處,
雨水滲進糧倉後,儲存的粟米和小麥很快就發了黴,
黑色的黴斑在糧堆上蔓延,散發出嗆人的氣味。
官府想組織人手轉移糧食,
可人手不足、工具短缺,剛運出一半,糧倉的屋頂就塌了,剩下的糧食全被雨水泡成了爛泥。
楚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與白河相連的流域洪水頻發,南部的幾個郡縣被淹後,流民紛紛往北逃,湧入都城的流民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城裡的義倉很快就見了底。
更可怕的是,潮濕的環境讓瘟疫開始滋生——
流民聚集的臨時帳篷裡,每天都有人因為腹瀉、發燒倒下。
官府雖然派了醫官診治,卻缺醫少藥,
隻能眼睜睜看著疫情蔓延。
而韓國和楚國的富商們,卻在這場災難裡動起了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