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瓏名氣之大,哪怕是在她以前從未踏足過的江南,也是家喻戶曉。/P
但是在丁伍看來,也不過就是嘩眾取寵。/P
何秀瓏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她是女子。/P
物以稀為貴,所以她才會這麼有名。/P
如丁伍這般想法的人有很多,畢竟,何秀瓏成名於晉地,與她交手的是晉軍,真正打過朝廷軍的是馮讚,何秀瓏從未與朝廷軍相遇,因此,在朝中武將看來,何秀瓏能打勝仗,不是因為她有多厲害,而是晉軍不堪一擊。/P
這些人說這些話時,已經忘了,當年是誰讓朝廷聞風喪膽,連老祖宗留下的皇城也要舍去,如喪家犬般跑到金陵的。/P
是晉軍!/P
就是現在被他們認為不堪一擊的晉軍。/P
終上所述,此時的丁伍意氣風發,他覺得自己沒有小看何秀瓏,但也不會高估何秀瓏。/P
什麼驍勇大將軍,什麼第一大將軍,聽聽就罷了,彆當真。/P
與此同時,何秀瓏也收到了丁伍率軍馳援的消息。/P
正在行軍途中,何秀瓏便利用打尖的時間,便召集作戰小組開了一個緊急會議。/P
正如何苒借給周滄嶽的五人組一樣,現在每位將軍麾下都有自己的作戰小組,說出來沒人信,第一個組建作戰小組的並非何秀瓏,而是馮讚這個大老粗。/P
當年聶忱奉命招安馮讚,之後留在馮讚軍中長達半年,聶忱走後,馮讚便感覺自己的智商不夠用了。/P
他給聶忱寫信,讓聶忱回來繼續給他當軍師,聶忱沒有回來,卻給他送來一個十人小組,經過幾年的磨合,如今這十個人,已經與馮讚配合默契密不可分。/P
何秀瓏的這個小組,是她在大同時組建的,當時官員考的人來軍中實習,何秀瓏從中挑了幾個,不斷磨合,不斷增減,最後便固定為現在的五個人。/P
何秀瓏告訴大家,朝廷派來馳援的是丁伍,她以前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你們有人知道他嗎?/P
一個看上去有些木訥的少女默默舉起手來:“我知道他。”/P
說著,少女從背後背著的大雙肩包裡取出一本厚厚的冊子,翻開其中一頁朗讀起來。/P
這是丁伍的生平,以及他參加過的幾場戰役。/P
少女讀完,又慢吞吞地把冊子塞回雙肩包。/P
這種大雙肩包,是此番南下之前,何大當家給各個軍隊下發的,行軍當中用這個攜帶文書非常合適。/P
何秀瓏顯然非常滿意,她點點頭,說道:“丁伍參加過的最後一場戰役是在十二年前,也就是說,他已經整整十二年沒有領兵了,可我們卻更加不能懈怠,你們細想一下,是什麼讓一個已經十二年沒有領過兵的人主動請纓呢?”/P
一個二十上下的青年說道:“是信念,他要給自己搏一個機會,否則他就要變成馮大將軍的對照組了。”/P
先前的木訥少女點點頭:“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他會全力一搏。”/P
何秀瓏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子上簡單畫了一座城池,大家已經對揚州府的攻防設施爛記於胸,一看便知道這就是揚州城。/P(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