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終於切到了沈拂這一組。
沈拂和溫錚寒被放下的地點比前麵三組更加偏僻,是公路儘頭的一處農田。
附近除了一些正在耕種的當地人,幾乎就再也沒有人影。
天氣冷,還下了些霧蒙蒙的雨。
下車後沈拂攏緊了外套。
溫錚寒的想法原本和左玫一樣,到了當地,就算再沒人認識他們,樂器插上電箱表演一場,想賺到錢也不難。
但下車後,路邊走過去的當地人看了他一眼,視線僅僅是在他軍大衣下昂貴的夾克上看了一眼,就漠然地走了過去。
他便發現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沈拂看了下地圖,問了下翻譯他們目前所處的位置,發現距離另外一處較大的鎮子足足有一百多公裡。
“這麼遠嗎想徒步到彆的地方去肯定是不可能了。”沈拂問“那一路上怎麼沒看到當地人的車”
沈拂這麼一問,彈幕也發現了是哦,節目組鏡頭一路拍過來,幾乎就沒有除了節目組那幾輛吉普車之外的車,隻有田裡有幾輛不能長途跑的推土機。
沒有車,當地人怎麼去外麵買物資
溫錚寒看著腳下的田地,思索了會兒,道“我們可以找當地人問一問。”
然而他抬起頭,發現沈拂早就帶著翻譯去找最近的當地人了。
他“”
不過彈幕裡此時全神貫注都在等著沈拂怎麼做,幾乎都沒注意到這個微妙的細節。
溫錚寒眉頭微微蹙起,走了過去。
沈拂正在問那個當地人“這收成是你的嗎”
翻譯將她的意思轉達過去。
當地人是個戴了頂藍色帽子的老頭,上麵穿著件較為嶄新的藍色的工裝外套,下麵卻是條灰撲撲的褲子,看起來較為不和諧,像是東拚西湊搭在一起似的。
老頭點點頭,疑惑地看著外來人“你們要收嗎”
沈拂問“收什麼”
翻譯和老頭聊了幾句後,說“他說隔段時間會有人來收土豆。”
節目組雖然告知了嘉賓地點是在翠路基亞的一個小鎮,但是具體哪個小鎮嘉賓們卻根本不知道。
既不知道具體是哪裡,自然也就無從了解信息。
彈幕終於看懂了一點對哦,想賺當地人的錢,不得先問清楚當地人是怎麼賺錢生活的
好奇死了,這到底什麼地方啊
沈拂又問“收你們的土豆,然後付費給你們嗎”
當地人聽了翻譯的轉述,搖了搖頭“他們會帶來很多東西,我們用土豆換。”
沈拂問“比如什麼東西”
當地人道“各種各樣的東西,藍色的罐子,鐵架子,夾克,還有彩虹泡泡。”
他身上不協調的夾克衫顯然就是和過來貿易的商人換的了。
意思是,這裡還在以物換物
每隔一段時間有商人過來收土豆和其他農作物,然後帶來一些衣服和其他物資給當地人
沈拂一時愣了愣,彈幕也震驚了一下。
畢竟現在社會已經很發達了,很少有人見過還停留在以物換物階段的地方。
甚至很多零零後的觀眾隻在塞爾達遊戲裡見過這樣的遊動商人。
怪不得許迢迢付給當地小孩拉裡貨幣,他們都不太感興趣的樣子,可能大人知道,但小孩見得比較少。
沈拂想了想,指著翻譯頭上的一頂普通的鴨舌帽,問“這種東西你們一般願意用多少土豆換”
那個當地人道“他們起碼要收二十公斤土豆,才會給我們這樣一頂帽子。”
二十公斤土豆拖到外麵去賣,起碼可以賣好幾百人民幣。
好慘啊。
沈拂問得更仔細“二十斤土豆,是不論尺寸嗎,還是需要按照尺寸收比如現在有大土豆、中等的、更小點的。”
翻譯把她的話轉達給那個當地人。
當地人搖了搖頭,苦笑著說“小點的他們都不要啦。”
怪不得窮啊,當地人好不容易種出的農作物,都被低價收走了。甚至都沒有價,就是丟一些外麵不要的破衣服在這裡。
這種情況實在出乎彈幕的意料。
能看直播的不說有錢,至少有一個智能設備在手,以前都沒想過居然還有這麼貧窮的地方。
或者說知道,但是以前都沒興趣去了解過。
前幾組嘉賓落地時,周圍的當地人雖然穿著樸素,但也都看起來輕鬆悠閒。觀眾也無從看出來他們的生活方式居然還停留在最原始的那個程度。
本來彈幕裡大批的沈拂黑粉等著看沈拂丟醜,但居然被這劇情反轉吸引住了,一時之間忘了去絞儘腦汁地嘲沈拂。
有彈幕問所以沈拂會怎麼做
當地人已經這麼窮了,怎麼可能從他們身上賺到錢
溫錚寒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其他幾組估計也會任務失敗,不如放棄k,早點去和他們彙合。”
沈拂卻徑直去找攝製組。
影帝說得對啊,她要乾什麼
沈拂問攝製組的工作人員“如果其他幾組嘉賓不用車的話,能不能把空著的吉普車全借給我們”
工作人員道“這倒不是不可以,我們先去溝通一下。”
臥槽,我猜到沈拂要乾什麼了。
鎮子並不大,沒過一會兒攝製組就把能開來的車子全都開來了,除了左玫那組,說是放了樂器設備,不能淋雨,沒能借過來,其他兩組的都借了過來。
褚為那組人還在兜圈,車子就停在歇腳點,於是工作人員直接開了過來。
許迢迢和向淩雲也跟過來了,好奇地看著這大陣仗。
彈幕快要笑死褚為和顧清霜怎麼沒過來不會還在迷路吧哈哈哈哈。
雨中,沈拂和節目組協商好,讓幾個翻譯去和當地的人商量,把幾乎整個鎮子能說話的人都聚集了起來。
沒多一會兒,當地人同意了,幫忙把土豆以及其他農作物一袋子一袋子往節目組的車上搬運。
“地窖裡還有很多”
聽說有異國人要高價買土豆,鎮上有些中年婦女也跑來了,希望沈拂和節目組能把她們放了太久賣不出去的土豆也買走。
但吉普車能存儲物資的地兒就那麼大,哪兒放得了全鎮存下來的農作物
隻能先把公路旁邊的這一批先收走。
有個白頭發的本地老太太過來哀求“我無依無靠,也沒有土豆,能幫忙帶個刨絲器嗎”
節目組倒是相當配合,把幾輛車全部裝上土豆農作物後,就浩浩蕩蕩地開車去鎮外賣了。
出發之前,許多當地人全都試圖和幾個翻譯溝通,讓他們幫忙帶自己需要的東西回來。
他們完全把沈拂一行人當成了外地來的商人。
有的中年婦女想要一塊絲巾,有的小孩僅僅想要一塊糖。
以前都是遊行商人從外麵隨便買了二手衣服和物資,來鎮上換,他們想要,就得拿大量的土豆來換。
那些衣服鞋子往往並不合身,小孩隻能穿大人的鞋子,滑稽而難受。帶來的物資裡常常根本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他們想要一個花盆,但往往在商人帶來的物資裡可能隻能翻到一片塑料瓦。
這還是頭一回可以提前說好想要什麼,讓商人買回來的。
一百多公裡開快點也就來回幾小時。
快傍晚的時候,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已經帶著翻譯員,開車回來了。
帶出去的是土豆,帶回來的是滿滿的物資。除此之外,還有剩餘的拉裡。
當地人開心得要命,一反剛開始漠然的態度,不停地說謝謝,全都撲上來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跟著許迢迢和向淩雲過來的十幾個小孩穿插其中,像尋寶一般。
許迢迢和向淩雲走過來,看著沈拂拿著一小把鈔票在數,震驚地問“這也能行”
對啊這也能行
彈幕也震驚了不是說要賺到當地人的錢,才算k勝利嗎這不是賺的是鎮外人的錢嗎
不能說賺的外麵的錢吧本身土豆就是從這些鎮上買的呀,隻不過拉出去賣掉了。而且感覺這件事還挺有意義的,當地人看起來都好高興啊。
1看得我想去玩基建遊戲了,有沒有那種帶著全鎮人發家致富的遊戲
而且你們沒發現節目組全力配合嗎我懷疑一開始節目組說“需要任何協助”,就是在這兒等著吧。
那個要刨絲器的老太太呢嗚嗚嗚工作人員千萬不要忘了買啊。
不知道為什麼,彈幕莫名對這群當地人產生了一些同情。
或許是因為自己身邊隨手可得的一個氣球,在他們那裡卻是罕見品。
有的家庭可以用農作物換物資,然而像那個老太太那樣,沒有勞作能力的呢
沈拂在人群中找了找,隨即走過去,從軍大衣兜裡掏出了一把刨絲器,遞給擠不進去的老婆婆。
老婆婆含淚說了句什麼,但是沒有翻譯。
沈拂聽不懂,彈幕也聽不懂。
似乎意識到沈拂聽不懂,老婆婆抓住她的手,使勁兒點了點頭,眼神中的感激溢於言表。
從來都在撕逼的彈幕,這會兒卻停滯且淚目了一秒。
想起我奶奶了,唉。
待老婆婆一走,沈拂回過身。
原以為她要又要乾什麼出其不意的事情,結果就見她抓緊時間繼續數起了手裡還沒數完的鈔票。
噗。
這一瞬彈幕頓時又破功,淚目變成笑了出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