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宜接過丫鬟帶來的手絹擦了擦眼角的淚,笑道“還不是靖柔姐姐你?若不是你突然出現,我又怎麼會喜極而泣?”
趙氏心中有些酸澀,她換了個話題,道“你每年都來麼?”
當初趙蔚的屍骨,就是由寧心宜的父親收斂的,而她與寧心宜,也是自小便認識的手帕交。
聽到趙氏的話,寧心宜點點頭,“我每年都會跟著父親來,直到四年前父親去世了,我才自己一人來的。隻是沒想到,今年竟然看見了靖柔姐姐你。”頓了頓,她又問道“靖柔姐姐你是什麼進京的?還離開嗎?這些年你都在哪兒?過得可好?”
她一連串的話砸下來,砸的趙氏有些無奈,但卻讓她迅速找到了趙家還未出事時,兩人相處的感覺。
她笑道“我是九月裡進的京,兒子升入京做官,我們一家子便都來了,這些年過得都好,你呢?嫁了哪戶人家?對你可好?”
寧心宜的年紀要比趙氏小上五歲,趙家出事那年,寧心宜還沒說親。後來趙家出事,趙氏與兄長被流放,直到先帝給趙蔚平了反赦免了他們,她再回到京時滿心淒涼,自然也顧不上寧心宜的婚事了。
“都好,你離開帝京的第三年,母親給我說了老定國公家的幺子宋九宏,他雖然是幺子,不能襲爵,但人也長進,如今已是兵部尚書了。我如今膝下兩兒一女,也湊成了個好字。靖柔姐姐你呢?”
“我有兩兒兩女。”趙氏說著,將林文仕指給她看,“這就是我長子了,名叫文仕,目前在工部當值。”
趙氏說完,卻見寧心宜的神色有些怪異,她正準備問,便聽寧心宜突然“啊”了一聲,她看著趙氏,問道“靖柔姐姐,你有個女兒也在工部為官,是不是?!”
寧心宜突然的話嚇了趙氏一跳,她回過神來,才說道“是啊,那就是我長女,名叫慧娘。”
寧心宜一拍手,“我聽我女兒寧兒說的,說起來,她們兩個還見過呢!”
寧心宜說著,便將宋寧曾與她說的話,說了一遍,末了,她笑道“兩人一見麵都覺得對方好,這可不就是緣分?”
趙氏也有些意外,林慧娘也曾跟她說過,她認識了一個叫宋寧的小姑娘,一看就是個性子直率但又不是一根筋的那種,沒曾想,宋寧就是寧心宜的女兒。
不過,宋寧……
“你女兒就叫宋寧?”見寧心宜點頭,她又笑道“女兒的名字是母親的姓氏,可見宋大人對你是真的好。”
顧及到還有旁的人在,趙氏說的便隱晦了一些,但寧心宜卻還是明白了她沒說出來的話,粉頰鍍上了一層薄紅,她嗔了趙氏一眼,轉移話題“突然想起來我是要來給伯父上香的,都是你害的我忘了。”
趙氏含笑看著她,等她上完了香,才道“你可急著回府?若是不急,咱們也去茶樓坐坐。”
寧心宜對她的提議很是讚同,她吩咐小廝“你先去回府告訴老爺一聲兒,就說我遇到了故人,晚些再回府。”說完,她才又拉住了趙氏的手,正想說什麼,卻被趙氏粗糙的手吸引了全部注意“靖柔姐姐你的手……”
趙氏嘴角噙著一抹淡笑,“總是要生活的。我其實過得很好,你不必多想。”
寧心宜盯著趙氏仔細看了看,見她神色之中的輕鬆愉悅不是假的,這才說道“如今你你兒女都做了官,你也可得把自己給養回來了。”
趙氏點點頭,即便林大偉不在了,她打扮也沒有了人看,但即便是為了日後給三個兒女說親,她也要好好地養養自己才是。
寧心宜將趙氏邀請到自己的馬車上,回到帝京,寧心宜找了家茶樓要了一間包間,與趙氏繼續說了起來,林文仕見狀,便也先回了林府。
寧心宜和趙氏聊到天色將黑,才戀戀不舍地將趙氏送回了林府,她回到宋府,還沒進自己的院子,便遇到了找來的兵部尚書宋九宏。
“夫人總算是回來了?”見到寧心宜,身形彪悍的宋九宏便說道,隻是聲音裡帶了幾分隱隱約約的酸意。
夫妻這麼多年,寧心宜自然聽了出來,她含笑看著宋九宏,什麼話也沒說,但宋九宏卻在她的注視下,一張方正的臉慢慢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