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島。
“鵬琳妹妹,此次你能突破金丹,實乃是大喜事!”
“我對靈廚一道也有一些領悟,會做幾道靈食,我作為東道主,便為鵬琳妹妹你做幾道靈食,為你慶祝一番。”
剛隨同淩鵬雲與淩鵬琳兩人入島中的汪瑩,對著淩鵬琳恭喜了一番之後,目光定在了淩鵬雲身上,神色微動,言語道。
“鵬雲師弟,我先去我那竹樓的廚房烹飪靈食了,待靈食烹飪好,我在叫伱們!”
說完,她便進入了島嶼當中一間竹樓之內。
淩鵬雲見狀,笑了笑,隨之他便將淩鵬琳帶入早年在島中居住的那個竹樓之內,並關上了大門,又布置了一道隔音禁製於竹樓四周。
待一切乾好,坐於此地一個小茶桌旁的淩鵬雲這才對著淩鵬琳詢問道。
“鵬琳,先前你頓悟可有什麼感悟?”
一說到這頓悟之事,淩鵬琳臉上便不禁揚起一抹難以抑製的笑容。
“感悟自然是有,且這感悟極大。”
淩鵬雲雙目一顫,好奇的詢問道。
“可否說一說?”
“當然可以!”淩鵬琳本就與淩鵬雲極親,又有陰陽太初之氣的緣故,淩鵬琳更是對淩鵬雲感激萬分,她當即便應答了一句,隨之便細細說道了一番悟道成果。
此次悟道,淩鵬琳所得收獲極多。
其一,便是她已尋到了自身立意之道,日後道途將極為順暢,至少金丹初期之境內是如此。
所遇瓶頸,都可輕鬆化解。
其二,她還根據早年對陣法一道的理解,悟出了一門以萬千地脈為絡、天地大勢為脈、靈氣為體的防禦大陣雛形。
隻待日後慢慢補全、完善此陣,便可將此座防禦大陣徹底布置出來。
而此陣因需用到地脈為絡、化為己用的緣故,其品階至少也為三階之境,此陣也被淩鵬琳取名為“不動如山陣”,寓意陣法永遠不倒之意。
尋常一階、二階大陣最多隻能借用地脈之力。
同時,她在創出這門陣法雛形期間,還將自身所會的陣道知識全部融會貫通,不需三年,她便有把握將陣法一道提升至三階下品之境,從而達到可布置三階下品陣法的水準。
其三,淩鵬琳還借助此次悟道之功,根據自身情況,創出了一門陣道功法。
隻是此功法,與那門不動如山陣一樣,都還隻是雛形,並未得以完善,目前淩鵬琳也隻是推演完了那門陣道功法的練氣篇。
此門功法也被淩鵬琳取名為《如山鼎天陣典》,其中核心立意便是集山川地脈、鼎住天穹,可謂是立意遠大。
就連淩鵬雲得知此事過後,都不禁嚇了一跳。
“此等立意,比之碧海真經的容納廣闊碧海之立意恐怕都還要強上幾分!”
“單論此立意、與鵬琳所創的那陣法看來,鵬琳的誌向怕是極遠!”
“而此等立意為核心的功法,一旦創出必定是驚世駭俗。”
“就是不知鵬琳未來是否有機會以一己之力、將此等強大功法完善!”
自創功法難如登天,更彆說是“如山鼎天陣典”這般立意遠大的功法。
要知道,碧海真經這門上乘、且完整的元嬰功法,可是滄瀾碧海宗曆代十數名、乃至數十名元嬰,耗費了足足三萬三千餘年的時間,這才將其完善,使得此門功法可修煉至元嬰圓滿之境。
隨之,淩鵬雲也是讓淩鵬琳將悟出的那門《如山鼎天陣典》練氣篇,默寫出在了一本空典籍之上細細觀看了一番。
待觀完之後,他心中驚意更是多了幾分。
雖說此門功法練氣篇如今還有很多不足,不過其中大概框架已穩,就算是在修仙界無數練氣功法當中此功法都已算得上是中乘的存在。
一旦在完善其中內容,此門練氣篇的“如山鼎天陣典”完全足以步入上乘層次。
從此事之上,淩鵬雲也大概看出了淩鵬琳完善此法的一絲希望。
同時,他也有了幾分自創功法的念頭。
不過,此事需等到數十年之後,待他聚齊了九口陰陽太初之氣、凝聚出一口陰陽太初精華再說。
如今他的才情還不夠,又無悟道機緣相助,想要創出一門適合於自身的功法,根本無幾分機會。
雜念收回,淩鵬雲也是一臉笑意,對著淩鵬琳誇讚道。
“鵬琳你當真是才情卓越!若是你真能將此門功法完善至頂點……不,就算是你單單將此門功法完善至金丹層次,恐怕便足以讓你在金丹同階當中立於不敗之地,如同山嶽一般,屹立於世!”
“你創出的那座不動如山大陣單純立意,恐怕便也有觸及四階大陣的機會。”
淩鵬琳聽此誇讚一言,心中也是微微一喜。
不過,她本就是知書達理、大家閨秀的樣子,故而,她也是謙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