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撿了多少。”
撿菌子的圈子裡麵有個規矩,菌友們碰到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對方撿了多少,再順便瞅上一眼。
時間已經是晌午時分,西晃山的鬆樹林裡,人影漸漸多了起來。
三五成群的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空曠寂靜的山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讓安靜的鬆樹林變得熱鬨起來。
“王姨,你也來撿菌子了啊!”
“張嬸,你撿多少。”
“呦嗬!正陽你撿的蠻多的啊!”
“張嬸,你也撿了好多重陽菌。”
羅正陽看到一個個熟悉的麵孔,聽著熟悉的招呼聲,讓他應接不暇,大部分都是常龍村的村民。
時不時出現幾個陌生的身影,那應該是隔壁村或者鎮上墟場的人。
每到了菌子生長的季節,撿菌子的人那叫一個絡繹不絕,山裡比山外的人還多。
菌子在湘省是為數不多山珍之一。
“美味又好吃!”
還好羅正陽剛好趕上了,要不然也輪不到他這個新手,撿這麼多菌子。
看來撿菌子也要看緣分,來的早也不行,來的晚也不行,都不如來的巧。
羅正陽的蛇皮袋裡裝了差不多半袋菌子,提在手裡掂量了幾下,有點沉。
“【采摘】熟練度+1。”
“收工回家”
“李大伯,我回家了。”
羅正陽和李大伯招呼了一聲,小心翼翼的避開荊棘,慢慢的試探著腳步走向叢林外麵,出了鬆林。
在陌生的環境裡,羅正陽這麼小心也是被嚇的,山上總會有莫名的深坑。
有天然形成的天坑,入口小但裡麵是暗河。也有盜取挖金後,廢棄的四方坑有七八米深。
如果跌落後基本無解,隻能聽天由命。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羅正陽小時候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聊起,哪裡的小孩去山上放牛掉深坑裡,幾年後才知道。
雖然身邊沒有發生過,平時也就當成父母嚇小孩的手段。
父母們自己也有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真假,隻是道聽途說。
羅正陽前世的記憶時刻警醒他,這是真的,不要覺得這是玩笑話。
等過了20多年,網絡發達後,信息變得沒有那麼閉塞。
這樣的案例多的數不勝數,都是血的教訓。
就連城裡也不是安全之地,中原某省暴雨地鐵進水,橋洞下趟水開車,有多少人是何其無辜。
“遇水不要趟,遇井蓋不要踩。”
“小心為上,保命第一,活著都不容易。”
穿過鬆林,刺眼的陽光照射在羅正陽的臉上。
明暗轉換間,刺激他的眼睛瞬間閉上,連忙用手擋住晃眼的光芒。
透明的空氣,似乎在高溫的炙烤下變得扭曲,在升騰上升。
陽光照射下的山坡,放眼望去哪有水牛。
“牛兄、牛老大、牛魔王。”
“你在哪裡,回家了。”
羅正陽站在山坡上,用力呼喊。
見好久沒見動靜,頓時急了起來。
“不會又不見了吧!”
這天氣讓羅正陽自己,滿山的找牛,不會被累死也會中暑。
“大黃,你在哪裡,過來!”
山坡轉角處,樹蔭底下,大黃聽到小主人的呼喊聲,耷拉的耳朵豎起來,仔細辨彆聲音的方向。
“汪汪!汪汪!”
大黃一邊犬吠,一邊用力奔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大黃很快出現在羅正陽麵前。
羅正陽蹲下摸了摸大黃的頭,劇烈的奔跑讓它舌頭伸的老長,氣喘籲籲。
大黃渾身粘滿蒼耳子,羅正陽幫它一一摘掉,輕聲囑咐。
“大黃你幫個忙,幫我找下牛兄。”
“汪汪!”
“【馴獸】熟練度+1。”
大黃很有靈性的回應羅正陽,若有其事的答應。
大黃低頭用鼻子嗅了下草叢,辨彆水牛留存的氣味,思索一會調轉方向。
奔向山坡下方的方向。
大黃在前麵輕跑,時不時的回頭觀望,看羅正陽跟上來了沒有。
羅正陽小心翼翼的背著半袋菌子,緊跟著大黃,連忙叫住大黃。
“大黃你慢點!”
新鮮的菌子很脆弱,劇烈的顛簸肯定碎掉。
“額!這好像是下山的路!”
羅正陽看著熟悉的道路。
大黃帶著羅正陽沿著上山小路,原路返回。
“難道牛兄自己,已經回家了?”
................
“汪汪!汪汪!。”
大黃停在山腳的水塘邊,拚命的狂吠。
一方小小的水塘,宛如西晃山的一滴眼淚,滴落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