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清最先到達殿內。
他輕聲驚歎。
“嘶!.......好莊重。”
他抬眼間就看到王老對他點頭示意,他瞬間明白接下來需要乾什麼,點頭回應表示明白。
這是要他安排落座的排序。
“坐!........。”
“建國,你坐在張道長的左手邊。”
“來!會東,你坐這裡.......。”
他招呼後續入殿的眾人,按照長幼有序及親疏遠近的原則安排眾人,分彆落座於張道長的兩旁。
謙讓和煦。
王老正在翻看宣紙上記錄的內容,這幾頁的內容有點多,他得提前過上幾眼,略微熟悉一下內容。
免得等會兒,照本宣科念的時候也會出差錯。
那就糗大發了。
不一會兒殿內眾人落座完成。
王老抬眼看了一下殿內的狀況,略微垂下眼神,左手輕抬把宣紙置於眼前。
他大聲唱喝道。
“梅山道觀門規禮節。”
“弟子應遵守。”
“與師同行,隨師後。與師同堂,立師後...........。”
他唱喝完一小段文字,略微停頓了一下,連忙換了一口氣,抬頭看了一眼殿內的眾人。
他繼續唱喝道。
“異地相見,迎師禮。與師對話,積守禮。傳統節日,拜師禮.........。”
“弟子有供養義務,師父有傳承義務。師徒有父子仁義...........。”
“凡皈依梅山派者,要品行端正,多存善意,多做功德,有至誠之道心........。”
“凡梅山派弟子,要以道德思想為準則以弘揚道法為宗旨........。”
“勤修苦練,經年經典,虛懷若穀,廣結善緣,真善仁慈..........。”
唱喝了良久,數百字的門規禮節,在王老換氣數次後,才大聲宣讀完。
“弟子羅正陽,是否願遵,是否持守。”
“弟子願遵,能持。”羅正陽大聲回應道。
“弟子羅正陽,移位麵對師尊。”王老繼續唱喝道。
“行拜師禮。”
羅正陽聽從吩咐,移步走到張道長的正麵,張道長雙眼微微睜大,神情肅穆並用嚴厲的目光注視著他。
略帶考究的眼神。
羅正陽躬身拜了下去。
三跪九叩之禮。
他今天跪拜禮的次數額外多,都快讓他形成習慣性反應,他心中暗中警惕。
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幸好隻是拜師入道。
自家之事,心甘情願。
跪天、跪地、跪至親。
其它跪拜,一律無視。
某些人跪下去後,站起來就很難了。
跪舔之極。
“小李,你過來一下。”
王老趁著羅正陽行禮的間隙,連忙招呼身旁一直候著的一個年輕人。
他的助手。
他從懷裡掏出一封淡黃色的帖子,帖子三折而成,隻有三寸來寬。
類似於古時奏折的樣式。
古風濃厚。
他依照自己蒙學時的記憶,仿照先生的名帖和參考話本中的敘說,精心臨摹製作而成。
通宵達旦。
“你把這個遞給羅正陽。”王老把帖子遞給小李,輕聲吩咐道。
“等他行禮完成後你再送過去。”
“等會兒,你急練點彆耽誤事。”
“好的,王老,我知道了。”
年輕人接過王老的帖子,順便瞅了一眼封麵,封麵上剛勁有力的毛筆字映入眼簾。
他忽的愣了一下,嘴裡默念道。
“拜師帖。”三個字吸引心神,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羨慕不已。
小李心中驚歎道。
“這可是電視劇中才有的橋段啊!”
小李見羅正陽行完禮,趁著他恭候等待的間隙,快步且悄然的走了過去。
他遞上拜師帖,輕聲道。
“正陽接著,這是王老給你的。”
羅正陽接過拜師帖,輕聲感謝道。
“多謝李叔,麻煩您了。”
他左手固定不動,右手輕巧的拉開三折的拜師帖,快速的預讀起來,免得等會兒讀錯字。
文章寫的有點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