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時分。
太陽高掛,此時已然陽光西射,已無正午時毒辣的陽光,氣溫有著些許悶熱。
微風拂過,路邊的樹葉沙沙作響。
一縷清風拂過,讓路人心神寧靜。
常龍村的鄉道上,一老一少悠悠哉哉的緩步行走,多數尋找道路旁邊的樹蔭處。
躲避陽光。
他們會不時的碰到相熟的鄉民,年長的道長都會主動駐足停留,與鄉民們閒聊一會兒。
聊天的內容無非是家常和生活中的煩惱事。
開解答惑,解信民憂愁。
心靈導師者也。
羅正陽安靜的跟在張道長身後,看著師父與鄉民們傾心閒聊,心裡帶著些許好奇與疑惑。
他輕聲詢問道。
“師父,我看您對每個村民都這麼細心且耐心的開導,難怪村民們都很尊重您。”
“我以後也需要和您一樣麼!”
“嗯!.......你也要有濟世之心。”
張道長輕聲叮囑道。
“方能在修道的路途中,走得更遠。”
修身,修心,修智,修德。
“好的,師父我知道了,聽您的。”
“您現在還經常下山麼。”
他的記憶中張道長會經常下山行醫,但是下山的頻率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和行程。
隔三差五還是月月如此。
他得弄清。
以後可能會是他的活。
繼承衣缽,師門傳統。
“這個啊!我也沒有算過。”
張道長輕輕的搖了搖頭。
“每次都是估摸著時候差不多,就下山一次。具體什麼時間我也沒詳記,不過多數是村民們自己上山。”
信民還香。
張道長給村民們看病,一般都是采取最簡單的辦法,能不用藥的時候儘量不用藥。
是藥三分毒。
身體元氣才是最好的一味良藥。
針灸活絡,祝由之方術。
“對了,正陽,我上次給你拿的三本書,你現在看的怎樣。”
“看完了幾本。”
“師父,我才看完了一本中醫的書。”羅正陽神情平靜的,輕聲道。
“其它的兩本還沒時間看。”
“師父,您還有中醫方麵的書籍麼。”
“哦呦!......你對中醫很感興趣?”張道長好奇看著小徒弟,忽的一下子來了興致。
“是真的麼!”他停下腳步,高興的捏了捏羅正陽的肩膀。
“嗯嗯!......感興趣。”羅正陽隨之停下腳步,輕輕的點了點頭,輕聲回應道。
張道長道。
“你想要中醫書籍的話,道觀裡的書房應該還有不少藏品,你到時候住在道觀的時候,可以自己去拿來看就行。”
“現在道觀也是你的家。”
“不要這麼見外。”
他輕輕的拍了拍羅正陽的肩膀。
“嘿嘿!......師父我知道了。”羅正陽憨笑一下,心裡感謝張道長的好意。
“我到時候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再問您,您看可以不?”
“您到時候可彆嫌我煩就行。”
“那怎麼會,隻要你想學,隨時都可以問我..................。”
師徒兩人的閒談中,不知不覺間已經走完歸家的大半段路程,鄉道上的一座院子已然映入兩人的眼前。
那是羅正陽的家。
“汪汪!.......汪汪!......。”大黃的犬吠聲從院子裡傳了出來。
不一會兒,一道黃色的身影衝出院子來到鄉道上,迎麵向著羅正陽奔跑過來。
它不時的犬吠幾聲。
“汪汪!......汪汪!........。”興奮的很。
“哎呀!......不要往身上爬!”羅正陽連忙阻止大黃往身上爬。
大黃有多半天沒有和小主人玩耍過。
自是想念的很。
張道長看著這幅畫麵,嘴角含著微笑。
場麵甚是溫馨。
“爸!....媽!我回來了。”羅正陽逗弄一會兒大黃,仰著頭扯著嗓子大喊起來。
“師父也過來了。”
他的聲音震耳欲聾。
餐廳裡的眾人剛喝完擂茶沒多久,馮桂香、張春花兩婆媳正在收拾桌子,餐廳外忽然傳來呼喊聲。
眾人齊齊抬頭望向門外。
“桂香,是正陽回來,張道長好像也過來了,我得趕緊出去迎接一下。”羅建軍吩咐了一句,連忙起身迎了出去。
“你快點收拾。”
羅正陽呼喝了幾聲後,小步跑到張道長的前麵,用手指了指自家的院子。
“師父,那個就是我家。”
“好,好.......我知道了。”張道長被羅正陽的熱情感染,故作配合輕聲說道。
“我們先過去。”
他其實對常龍村的村民都熟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