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長心不在焉的吃著飯,時不時的往嘴裡扒拉一口米飯,心中的思緒卻飄到千裡之外。
思緒萬千。
他一直思考該用什麼方法解決徒弟吃飯、餓肚子的問題,想來想去還是得從道家丹道著手。
外丹之術。
補氣之法。
外丹之術是曆朝曆代的道家先賢沒們為了追求山之術,不斷研究推演出來補全自身先天不足之法。
讓自身能夠更順暢的得道成仙。
先天之體。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有的道士求仙心切,不惜取巧采取集眾之法,於是就有了道士下山入朝為官,與當時的朝廷氣運相連。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道士提供丹方,朝廷提供名貴藥材。
兩者一拍即合。
開爐煉丹,各取所需。
先秦方士徐福以方士之術,深受千古一帝嬴政的信任,更受始皇派遣率領數千童男童女東渡出海............。
尋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
求取長生不老藥。
道教前驅。
星漢五鬥米教祖張道陵、通神將軍欒大、黃巾張角,南北上清陶弘景,聖唐太史令李淳風、推背圖袁天罡...........。
伐山破廟,參與朝政。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文宋陳摶老祖、神霄真人林靈素.........。
一個個活躍在曆史長河中的人物。
春秋五霸戰七國,先秦星漢魏蜀吳。
兩晉五胡十六國,南北割據隋唐統。
五代十國南北宋,元明清民帝製亡。
他們無一不在華夏文明史詩的長卷中,親手書寫道家文化的傳承與曆史,且與華夏文明的文化傳承息息相關。
一脈相承。
一個始於華夏忠於華夏的教派學說。
樸素、崇信、育人、敬神、勸善、勿妄、十戒.........。
靈魂信仰的最終歸宿。
外神不可信。
吾寧可相信華夏仙神永鎮銀河係。
勿信他神。
張道長見找到一絲頭緒頓時心中大定,立馬停掉繼續研究的心思,注意力這才轉移到飯桌上。
他看著眼前的場景驚訝道。
“噫!........我的菜呢!”
原先滿座的飯菜早已空掉一多半,隻剩下一些空碗空碟擺放在桌子上,而且還被碼成一摞一摞的。
那是羅正陽嫌礙事,乾脆收拾了一下。
“正陽......我現在信了。”
“你是真的很能吃。”
“一鍋米飯加上滿桌的菜,我估摸了一下,沒有二十碗的量也有十八碗的量。”
“老道我活了這麼些年,就沒有見過一個人能比你更能吃,或許隻有傳說中大神才會有這個飯量。”
他盯著羅正陽無語道。
“不過你這臭小子倒是不客氣,這麼多菜被你吃的快丁點兒不剩了,你怎麼的也好歹給我留點菜哈!.......。”
“咯!.....我還有半碗飯呢!”
他拿起飯碗晃了幾下。
“得了....我隻能吃光飯了。”
羅正陽聽到張道長的嘮叨,連忙停下扒拉著碗筷的動作,摸了自己的後腦勺。
他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師父,你千萬彆怪我。”
“我剛才實在太餓了,一不留神就...........就沒有注意到飯桌上還有您在吃飯。”
“實在不好意思哈!”
他傻笑道。
“嘿嘿!.........。”
羅正陽在張道長思考的這段時間裡,完全沉浸到了乾飯人的快樂中,一口口飯菜進入到胃裡不停的彌補饑餓後的空虛感。
完全無法自拔。
他已然完全忘我。
他甚至沒有察覺張道長還在吃飯。
張道長輕聲道。
“好噠!........不說你噠!”
“我就是開玩笑說哈,以我現在的飯量其實半碗飯也就夠了,就算沒飽不是鍋裡還有鍋巴粥麼!”
“我吃一碗鍋巴粥也是一樣的。”
“沒菜也可以弄點酸蘿卜當菜吃。”
“我無所謂,倒是你有點難搞哦!”
“我剛才想了一下,你這個飯量肯定是改變不了,想要解決問題隻能從吃的方麵下手。”
“道家的辟穀丹、補氣丹.......這些丹藥倒是能滿足你的需求,不過畢竟隻是傳說中的丹藥。”
“我也沒有見過實物。”
“我到時候給你查查丹方,不過你也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一個是這種丹藥需要各類名貴藥材。”
“現在這個環境你也懂的。”
“稀有不說還貴的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