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趕緊坐下來歇會兒。”
羅滿倉戴著一個草帽,站在自家的攤位旁邊,拿著蒲扇來回給羅建軍和自己扇風,驅散身上夏日帶來的炎熱。
他眼裡充滿關愛的神色。
溫馨日常。
他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兒子,你慢點搞不用那麼著急。”
“亂點就亂點沒得事。”
“要買的人始終會買的,不會因為攤位上的東西擺的有點亂,他就不買我們的東西。“
“隻要我們的東西做得好。”
“你看,弄的你自己都滿頭大汗,大熱天的彆到時候搞得自己真的中暑了。”
“那就不好了。”
無為而治。
酒香不怕巷子深。
老一輩的經商理念。
羅建軍一邊細心整理攤位上的東西,一邊聽著父親在旁邊的嘮叨,似乎有點不認同羅滿倉的理念。
意見相左。
他雖然心裡聽著有點煩悶,但看著父親滿臉汗水還不忘幫自己不停的扇風。
他心裡頓時一暖。
“算了......嘮叨就讓爸老倌嘮叨吧!”
“大不了自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頃刻間。
什麼煩惱、苦悶瞬間煙消雲散。
他抬頭輕聲道。
“爸!.....沒事,我吃的消。”
“這點小活,對我來說是小問題。”
“你先麼管我,你自己先休息哈!........就麼給我扇風了,你看你自己也弄的滿頭大汗了。”
“你悠著點來。”
“先讓我把東西慢慢整完。”
“攤位上的東西到時候整的規規矩矩,既便方便我們自己可以隨手拿,也讓挑選的客人看的舒服順眼。”
“你說是吧!”
固執己見。
羅建軍似乎也有點完美綜合症,見父親擺的有些淩亂的攤位終是忍不住,這才過了小半晌後彎腰親手整理起來。
羅正陽估計也是遺傳他的習慣。
父子倆雖然有著各自的理念,但也沒有因此一定要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理念行事。
合理的尊重對方的意見。
求同存異。
羅滿倉見勸說無果,輕聲道。
“那行,我就不勸你了。”
“先按照你說的辦,說不定真的有效果,到時候也能多買點,好多賺一點錢。”
“現在的竹製品的確沒有以前好賣了。”
“哎!.......掙錢更難了。”
他以前最多是擔心這門竹編手藝失傳,後來見羅正陽天賦異稟,心中擔憂立馬散去。
直到後來花亭路地基的事情。
他現在有點愁得慌。
他心裡更是忍不住擔憂起來。
“花亭路地基的錢,雖然自己可以想辦法去借,但借的錢遲早還是要還的,不可能耍無賴欠錢不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鄉裡人最樸素的理念。
“以後的編的竹製品要是賣不掉,地裡種地又不掙錢而且還要倒貼人工,在農村這錢到底哪裡來哦!”
“難道要建軍和兒媳婦出去打工?”
“買地基本來就是為了在鎮上好做生意,到頭來還要跑到外頭去打工還錢。”
“這不是瞎噶卵的胡扯麼!..........。”
“亂彈琴。”
本末倒置。
“算了,不想噠!........到時候請老王、劉會東兩人到家裡喝頓酒,再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三個湊皮匠還頂過一個諸葛亮呢!”
“反正還要找他們借錢。”
“嘿嘿!...........。”
他想到這裡,心中的苦悶與擔憂驅散一大半,滿是皺紋的臉上不由的露出會心的笑容。
他詢問道。
“軍伢子.........。”
“昨天你去村委會報到了沒有?”
羅建軍輕聲道。
“爸!.......我一上午就去了,搞到下午快吃晚飯的時候才回家。”
羅滿倉繼續詢問道。
“這樣啊!......那村委會到底是個啥套路,你能適應裡麵的彎彎繞繞不,還有就是老王有沒有故意為難你哈!.....。”
“有的話!.....你儘管和我說。”
“放心,老爹給你撐腰。”
“我到時候去找老王的麻煩。”
他故作生氣大聲道。
“哼!......竟然敢坑我羅滿倉的兒子。”
羅建軍連忙阻止道。
“老爸,你可千萬彆誤會。”
“王伯對我可好了,一上午都帶著我熟悉村委會的流程,而且還給我安排一個治安隊長的職位讓我先做著。”
“說是先讓我熟悉一下流程。”
他接著敘述道。
“而且我也覺得蠻適應的,與本村本土的人打交道一點都不難,而且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比在工地上挑灰桶容易多了。”
“累不說,有時還被人為難。”
羅滿倉恍然道。
“哦!........這樣啊!”
“建軍,我可要給你提前打預防針,你現在覺得很容易,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正式接手常龍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你接手了就曉得了。”
“村長的事情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