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郭紹得知了皇太極接下來極有可能會對自己出手以後,立即召集了他的一眾部下到總理府開會。
郭紹一臉嚴肅地看著眾人,沉聲道:“諸位,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皇太極的準備。”他頓了頓,接著說道,“目前我們要加強城防,小心戒備,同時派人密切監視皇太極的動向。”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這時,李定國站起來說道:“都督,屬下認為我們可以利用直隸附近的地形優勢,設下埋伏,給皇太極一個迎頭痛擊。”
郭紹一聽李定國居然要埋伏皇太極,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將軍想怎麼做?”
李定國問道:“都督這兒有地圖嗎?”
“有!”郭紹吩咐人取來一張地圖,而後將地圖平攤在桌子上。
郭紹手上這張圖,是崇禎元年的時候,他親自帶人繪製的,京城周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被標注的極為詳細。
李定國看著這張精細的地圖不由稱讚:“都督這張圖可比我那張圖好多了。”
郭紹笑道:“將軍喜歡可以拿去。”
李定國跟著笑道:“君子不奪人所好。”
李定國指著地圖上的密雲,說道:“皇太極若來,必走古北口,然後往南打密雲,密雲附近有條山穀,此地地勢險要,我們可以在此處埋下伏兵。”接著,他又指出幾個關鍵位置,“再派幾路兵馬守住這些要道,一旦皇太極進入山穀,我們便可以形成合圍之勢。”郭紹點點頭,對李定國的計劃表示認可。他看向眾將,問道:“諸位還有什麼意見或建議?”
黃得功提出質疑:“李將軍,你怎麼就知道皇太極必定會去打密雲呢?他難道就不會去打居庸關?”
古北口往南就是密雲,而往西則是居庸關,通常進攻北京,打密雲是最近的,但實際上不管是蒙古還是滿清,絕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攻擊居庸關,然後往西去打大同,接著兜一個圈子從山西過來進攻北京。
這可不是滿清八旗吃飽了撐的沒事乾,而是因為密雲附近一直都是明軍重點的防守地區,明朝采取的是衛所製度,密雲附近駐紮著密雲後衛署(相當於一個軍),在附近還設有曹家寨、石匣營、潮河所幾個衛所接應,八旗兵想要從密雲突破是相當困難的。
不過這也不是說密雲那邊就打不過來,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皇太極就是抓住了明軍的防禦漏洞,從密雲攻進北京。那次要不是袁崇煥來的快,估計北京就丟了。
眾人聽了黃得功的話,也都覺得有道理。皇太極打仗一向不按套路出牌,他上次已經吃了走密雲的虧,這次不可能重蹈覆轍。
李定國見眾人都不相信自己,隻得把目光看向郭紹,道:“都督,皇太極那個人用兵從不循規蹈矩,他上次走密雲吃了虧,不代表他這次不會再從那過來。況且上一次皇太極走密雲失敗,是因為袁都督及時從遼東趕回,這次吳三桂可不會趕回來幫我們,所以皇太極很可能會冒險再打密雲。”
郭紹點頭道:“將軍說的有道理。”
他又把目光看向蕭毅:“軍師,你認為呢?”
蕭毅盯著地圖看了半天,說道:“我也認為皇太極不大可能去打居庸關,山西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盤,皇太極如果去打,受損失的隻能是陳奇瑜,皇太極不可能乾這種蠢事。”
郭紹的基本盤實際上就隻有山東跟直隸,山西名義上是歸三邊總督孫傳庭管,不過崇禎在經曆了袁崇煥之死後,為了削弱各省都督的權力,將原來的五省總督陳奇瑜任命為山西總督總理山西軍政。
靖難之役成功以後,陳奇瑜第一時間給郭紹發來了祝賀,但也僅就是祝賀而已,他可沒有歸順的意思。
所以皇太極要真的從居庸關去打山西然後兜個圈子過來打北京,郭紹真要笑死。
就在這時,黃得功再次說話:“主公,我在山西待過兩年,我了解山西的風土民情,陳奇瑜對山西的掌控遠不如都督對山東的掌控,哪怕他當了四年的都督,山西各地方的官員其實並不服他。皇太極真的從居庸關去打大同,陳奇瑜未必有膽子跟皇太極拚,就算他有膽子一拚,也肯定打不過。末將估計,陳都督十有八九會坐山觀虎鬥,看皇太極和我們廝殺。”
這下郭紹為難了,山西不是他的基本盤,皇太極真從那邊繞過來打北京,陳奇瑜大概率會像黃得功說的,來個出工不出力。那個時候皇太極從西邊打北京,郭紹必定被打個措手不及。
有人會問了,郭紹為什麼不能分兵,將各條可能被突破的戰線全部守住。
答案很簡單,郭紹手上的兵,根本就不足以將京城四周所有的關卡統統守住,他隻能是重點防守某個地區。
郭紹靖難的時候,急眼的崇禎將直隸附近幾個衛所的兵力全抽調到北京對付郭紹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崇禎當初射出的子彈正中紹哥的眉心,如今北京四周各個關卡的防禦都非常鬆懈,而郭紹的禁軍總共隻有十萬出頭,怎麼可能把周邊的戰線全填平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毅盯著地圖想了一會,說道:“現在隻剩一個辦法,我們隻能派少量兵力去防守居庸關,萬一皇太極真的打來,居庸關的守軍,至少得能擋住皇太極的攻勢,這樣援兵就能趕到,跟八旗軍在居庸關下進行一場決戰。”
“嗯,這是唯一的辦法了!”眾將紛紛附和著蕭毅的主意。
雖說主意拿出來了,但一個問題又擺在眼前,誰帶兵去守居庸關?
守居庸關可是個苦差事,手上沒多少兵不說,還可能撞上八旗主力,搞不好是個十死無生的差事。
郭紹將目光看向身旁的眾將領:“哪位將軍願意去守居庸關?”
眾將領皆低著頭沉默不言。
郭紹又問了一遍:“誰願帶兵去守居庸?”
大廳裡仍舊沒人說話,郭紹生氣的一拍桌子,怒道:“我的將軍們,你們的膽氣都去哪裡了?莫非是要本督親自去守居庸關?”
見沒人願意主動請纓,蕭毅隻好站了出來:“都督,要不我去守居庸關吧。”
“你去?”郭紹投來一個質疑的目光。
蕭毅雖說能出謀劃策,但從來沒獨領一軍過,況且這次守居庸關風險很大,郭紹當然不願意讓他的軍師冒險。
“都督!”蕭毅無奈的說道:“大夥都不願意去,那隻能我去了唄。”
這時,曹文詔站出來了:“都督,末將願秦命去守居庸!”
“你?”郭紹將目光看向曹文詔,大廳裡的這些將軍,隻有曹文詔是他靖難前剛招募的,換言之就他一個不是郭紹的心腹。
防守居庸關責任重大,交給一個新人,郭紹怎麼都不放心。
曹文詔拱手道:“都督,末將願立軍令狀,若丟了居庸關,甘當軍法!”
見曹文詔態度堅決,郭紹又想起對方在曆史上麵對農民軍的時候,死戰不退。這是個能托付大事的人,要不自己當初也不會收下他。
想著,郭紹開口道:“好,我就將防守居庸關的重任交給將軍,將軍有什麼想要的嗎?”
曹文詔想也不想的說道:“末將需要兵,需要糧餉。”
郭紹道:“糧餉,你要多少我都能給你,隻是兵,我至多隻能給你一萬兵!”
“一萬兵……”曹文詔心裡有點打怵,八旗主力入關,至少都是十萬人,拿一萬人去撞十萬,這不雞蛋碰石頭嗎?
郭紹笑道:“將軍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