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吉斯將軍從郭紹那裡離開了,這一次他得到了郭紹許多指點,比如說郭紹交給了他們(葡萄牙人)怎麼在39年的唐斯海戰中保下葡萄牙艦隊,交給了他們該如何去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伯吉斯自問這一次收獲頗豐。
回到了驛館以後,伯吉斯馬上叫來了自己的親信吉特,並請他立刻帶著自己的親筆手書歸國,麵見阿方索親王。
這位阿方索親王是葡萄牙海軍艦隊總司令,伯吉斯希望對方能夠重視郭紹給予他們的指點,並且能夠在30年戰爭失敗以後,領導西班牙人從葡萄牙人手上獨立。
伯吉斯從總理府出去後不久,蕭毅就從外麵進來了。
“主公,你們談的如何了?”
蕭毅十分關心,郭紹這一次從葡萄人手上竊取到了多少利益。
郭紹如實說道:“談的非常成功!”
“太好了!”蕭毅十分欣喜,急忙追問郭紹這次從葡萄牙人手上得到了多少利益。
郭紹卻說:“我並沒有從他們手上獲得任何好處!”
“啊!”蕭毅以為自己聽錯了。
郭紹攤了攤手說道:
“放長線才能釣大魚,我們得先給葡萄牙人點甜頭。”
當郭紹利用穿越者的先知能力,讓葡萄牙人嘗到甜頭時,郭紹相信,到了那個時候,葡萄牙人將會完全的相信他。
隻有先取得他人的信任,這樣才有機會從對方身上不斷搜刮油水。
郭紹在後世時,曾學過心理學,他太懂得拿捏人性了。
這就像很多人被騙的詐騙,騙子詐術其實並沒多高明,無非是利用了人性而已。
大部分的騙術都是先給人些甜頭,等人上鉤了以後,慢慢的再將對手騙得傾家蕩產。
郭紹對待葡萄牙人使用的套路,亦是如此。
葡萄牙人的這條線被放出去以後,需要耐心等待。
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郭紹將亨利帶來的加農炮擺到了兵部大堂,並請京中的文武重將前來參觀。
看著地上這個黑乎乎的炮筒子,一眾大明官員都驚呆了,要說大炮他們見過,但這樣又黑又長還有大的炮管,他們可是聞所未聞。
“主公,這大炮怎麼沒有輪子啊?”黃得功的印象當中,所有大炮下麵都會有兩個輪子,這樣炮手才能推著大炮前行。
但是郭紹給他們展示的這款叫加農炮的東西,就隻有一根黑乎乎的炮管,下麵根本就沒輪子。
郭紹指著地上的炮管解釋道:“這東西叫加農炮,它是海軍裝配在艦船上的,所以自然沒有輪子。”
一聽是海軍裝配在船上的,現場的眾人頓時失去了熱情。
一門海軍裝配在船上的炮,給他們陸軍看什麼?
“你們可彆小看這炮!”郭紹拍了拍這加農炮的炮管解釋道:“這種大炮的射程,要遠超過我們的紅衣大炮,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當初就是靠著這個東西縱橫海上。要是我們有了這個,打起仗來,一炮轟過去就能炸倒一片人!”
“主公,你說的這麼熱鬨,他又不能裝配給陸軍。”
“是啊!”
“誰說海軍的加農炮不能裝備給陸軍了?”郭紹瞪了眾人一眼之後,繼續說道:“這種炮既然海軍能用,那陸軍也能用,我們把炮管子架起來,瞄準敵人的陣地,轟他娘的就行!”
按理說這種炮應該是專門設計給海軍使用的,陸軍真的能用嗎?
在場的眾人露出一個質疑的眼色。
見此,郭紹隻好命人將炮搬到景山,準備給眾人當場試炮。
亨利聽說郭紹要把海軍上裝配的加農炮給陸軍用,也很驚奇,急忙帶著他的船員們來觀看。
隨著已經被加裝在炮車上的加農炮被炮兵推出來以後,長長的炮管對準了遠處的目標,那是一座草棚,這座草棚就是這門大炮的標靶。
望著遠處的靶子,一眾將領又開始紛紛議論。
“我看著至少有2000步,早超出射程了,打不中的。”
“就算能打中了,彈道也會很偏,我看夠嗆。”
“是的,是不可能打中的!”
眾人在議論紛紛的時候,郭紹已經讓炮兵把十斤重的炮彈塞進了炮口,並且準備點火。
亨利和伯吉斯都饒有興趣的看著,期待著他們的加農炮大顯神威。
“放!”
隨著發炮員的一聲令下,炮手點燃了火炮上的引信,一聲巨響以後,炮口冒出一陣火光,接著就見遠處的那座涼亭應聲爆炸。
加農炮在開完這一炮以後,炮口還彌漫著硝煙。
而旁邊觀摩的眾人,都已經被這威力給震驚了。
“這炮的射程可真遠啊!”
“天哪,真想不到這世上還有比紅衣大炮更厲害的裝備!”
“這些洋鬼子可真厲害……”
聽著身邊人的議論,亨利覺得非常驕傲,他得意的來到郭紹身邊,道:“郭,我給你們帶來的這種加農炮不錯吧?”
郭紹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他的說法。
亨利的眼神更加得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郭紹看著他得意的樣神,忍不住問道:“閣下,你了解你們這款加農炮的性能嗎?”
“這……”亨利瞬間被問住了,他隻是個商人,怎麼可能知道這款加農炮的性能?
他就知道這炮能打多遠,像什麼炮的參數,炮彈的重量這些,還有製造成本他根本不知道。
亨利向身旁的伯吉斯投去一個求助的眼神,伯吉斯卻看著郭紹說道:“你手上不是有一本神奇的易經,也許你可以從裡麵找到答案!”
“這洋鬼子又想考我呀!”郭紹沒想到,伯吉斯會突然做出試探。
伯吉斯一臉玩味的看著郭紹,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
如果他說不上來的話,那麼自己就要好好想想,他前兩天告訴自己的話,究竟是否可信。
實際上伯吉斯已經找人請教過,中國有沒有一本能夠預知未來的書叫易經的,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有,他自己還買了一本,隻是看不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