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京城一直都籠絡這一種壓抑的氣氛中。
郭紹前陣子在城郊大開殺戒誅殺東林黨,更是給本就不平靜的京城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這次李定國等人回朝獻俘,倒是讓京城難得的熱鬨了一次,那種壓抑的氣氛也跟著一掃而空。
一大早的,京城的各條街道上就已經人山人海。
一些有錢有勢的,選擇了一些地勢比較高的茶樓,打開窗戶看著街下熱鬨的場景。
那些沒錢沒勢的,就隻能站在街道兩旁觀看這場盛況。
百姓們人頭攢動,等都有點不耐煩的時候。
隻聽一人指著遠方喊了句:“快看,來了!”
人群霎時間的將腦袋轉向一個方向,隻見遠處的城門方向。
一大批人正在井然有序的入城。
迎麵走來的是一群穿著盔甲頭戴著女真特色盔帽的八旗將領方陣。
八旗將領的頭盔與明軍的頭盔不同,八旗軍的頭盔上沒有盔纓,隻有一根長長的纓槍。這種纓槍很長,遠遠看去有點像“避雷針”。
因此這些霸氣將軍們一入場,立馬引來了百姓們的注目。
走在八旗將領最前方的,是一個穿著明黃色錦袍的青年人,其他俘虜都沒帶兵器,隻有這青年人配了把劍。
這讓許多百姓都好奇起來,為何這群俘虜裡隻有這年輕人能配劍?他會是誰呢?
不過也有一些聰明的人,一看這年輕人的打扮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這人敢穿明黃色的服飾,還獨獨配了劍,除了豪格還能是誰?
豪格被這麼多百姓行注目禮,已經是羞憤欲死。
他很想用手把臉遮起來,但覺得這樣好像隻會更引人注目,便挺起了胸膛高抬起頭,好像這樣就能保留八旗將士最後的尊嚴似的。
跟在他身後的那些將領們,也都穿著嶄新的盔甲,除了沒有劍,與平常的打扮彆無二致。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八旗軍是得勝入京呢。
跟在這些將領後麵的,就是八旗軍普通的士兵了。
相比起他們的將軍,這些普通士兵身上的衣服要顯得破舊的多,上麵更是遍布各種血汙痕跡。
許多士兵甚至身上都有傷,有些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跟在隊列裡麵。
周遭圍觀的百姓,不少都把自家的爛菜葉子,臭雞蛋之類的扔出來砸向這些八旗兵。
豪格也被扔了不少菜葉子。
這讓他很屈辱,可又不敢發作,隻能默默的把身上的菜葉子扔下去。
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一直持續了一柱香時間,才算結束。
跟在這些俘虜後麵的就是大明的禁軍了。
禁軍個個都是趾高氣揚的,跟這些垂頭喪氣的潰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百姓們也不吝將各種鮮花、水果或者是一些小吃送給這些英勇奮戰的將士。(沒人知道這些人都是朝廷安排的托)
遊行儀式結束以後,就到了獻俘環節了。
大明的崇禎皇帝站在用石頭築成的點將台上,等待李定國他們過來獻俘。
崇禎穿著一件嶄新的明黃色龍袍,身旁還有太子以及總理郭紹的陪伴。
“陛下,臣李定國得勝而歸,今特向吾皇獻上此次所獲俘虜,以及敵方主將多爾袞的佩劍。”
李定國說著雙手將一柄寶劍獻上。其實這柄劍壓根就不是多爾袞的,多爾袞的兵器是刀,這劍是豪格的。隻是為了麵子上好聽,李定國才說成是多爾袞的佩劍。
崇禎將劍接過去,心中也是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