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人從總理府裡去以後。
郭紹坐在桌案前,手指不停的拍打著桌子。
即便葡萄牙這些大怨種真的被自己忽悠的願意支付六百萬兩白銀。
但剩下的四百萬兩銀子從哪出?
國庫裡麵現在一個子都沒有。
自己跑哪去搞錢呢?
郭紹很疼痛!
大明的錢袋子在江南,但江南是史可法的地盤。
史可法除非瘋了才會讓郭紹在他的地盤收稅。
除了江南,湖廣那邊的稅收情況也還可以,不過很遺憾湖廣也不在自己手裡。
大明剩下的地盤,巴蜀連年戰亂,關中貧瘠,中原連遭災情。
郭紹的稅收主要來源都來自自己的基本盤山東,但山東這個錢袋子帶來的錢,也就僅僅夠維持禁軍的開支。
當然,郭紹也可以選擇在山東加稅。
郭紹在山東采取的稅法,是十稅二三。
意思就是老百姓交上來的稅賦,十成裡麵官府要抽2至3成。
郭紹治理山東的時候,為了避免有官員收取苛捐雜稅,下令從此以後交稅,統一使用白銀。
百姓在沒有現銀的情況下,可以將手頭的糧食或者貨物變賣,然後折算成白銀交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折算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損耗。
明清兩朝,都會將這些損耗的白銀充公(其實是揣進自己腰包)。
這種現象一直到雍正年間才被禁絕。
郭紹則提前下令,火耗銀四五分賬,意思就是官員可以拿四成,自己拿五成,剩下的一成衝入國庫。
至於為啥不直接把所有錢全充進國庫,郭紹手下的那些人也要養家糊口。
大明的俸祿出了名的低,郭紹想要手下人辦事,不給甜頭也是不可能的。
郭紹自己拿走火耗銀的五成,則是為了避免一些貪官,將收進國庫的那份銀子揣進自己腰包。
畢竟整個大明還沒人敢截胡郭紹的錢。
郭紹會把到手的五成銀子再轉入國庫,這樣即便是再壞,火耗銀的一半也能衝進國庫。
當然了,這筆錢並不多一年也就能掙個幾十萬兩銀子。
沒辦法,郭紹地盤就那麼大,一個省要是能像雍正那樣省出幾百甚至上千萬兩白銀,那可真有鬼了。
但俗話說蚊子再小也是塊肉。
言歸正傳。
郭紹就連火耗產生的銀子都沒放過,但也沒考慮過加稅,無他,老百姓本來就是窮鬼刮不出什麼油水。郭紹的主要錢財還是通過和外國人做生意賺的,老百姓交上來的稅其實隻占總稅負的40多一點而已。(這個占比其實也不小)
在這種情況下,郭紹也不會選擇貿然加稅,破壞自己多年製定的政策。
“看來得想個彆的辦法搞錢了!該想什麼辦法呢?”郭紹摩挲著下巴沉思著。
喜歡明末野心家請大家收藏:()明末野心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