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開京。
八旗軍正在開京城外安營,一個穿著明黃色鎧甲,腰間挎著一柄寶刀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一座土丘上眺望著遠處的開京城。這人正是八旗軍的統帥,後金大汗皇太極。
開京作為朝鮮的國都,城防並不是很堅實,朝鮮隻是個小國,沒辦法修建像北京那樣的堅城。
但當年萬曆三大征結束以後,朝鮮王為了防止倭寇卷土重來,硬是舉全國之力修繕了開京的城防。
經過重修之後的開京高三丈,厚兩丈,城池被分成內外兩層,外城還有一圈兒寬達三丈的護城河。
皇太極站在土丘上眺望了良久,也沒找到開京的破綻。
“諸位將軍,你們有什麼辦法拿下這座堅城嗎?”
皇太極轉過身,詢問著身後的眾將軍。
眾人聞言,都耷拉著腦袋不說話。
皇太極很生氣,冷哼道:“我八旗軍隻用了短短三個月橫掃朝鮮,如今的朝鮮國內隻剩最後一座堅城開京,隻要拿下這裡,朝鮮必降,難道我八旗鐵騎就要在這小小的開京折戟沉沙?”
見眾人依舊不做聲,皇太極然後把目光看向範文程:“憲鬥,你給本汗出個主意,我們用什麼辦法才能拿下開京?”
範文程微微躬身,不緊不慢地說道:“大汗,強攻開京必然損失慘重。如今朝鮮國內已被我軍橫掃,開京內糧草供應定會日益緊張。我們可先將開京城團團圍住,切斷其與外界的一切聯係,斷其糧草水源。不出半月,城內必生大亂。待其軍心民心皆亂之時,我軍再趁機攻城,屆時開京可不攻自破。”
皇太極聽後,微微點頭,思索片刻道:“此計甚好,但需謹防城內敵軍突圍。”
範文程又道:“大汗放心,我軍可在四周要道設下伏兵,一旦敵軍突圍,便可將其殲滅。”
皇太極隨即下令,八旗軍迅速行動起來,將開京城圍得水泄不通。
城內的朝鮮王得知此消息後,心急如焚,連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可朝鮮君臣商量來商量去,也商量不出什麼好辦法。
大多數大臣都主張開城投降,朝鮮王也有此意。
不過此時朝鮮王還有一點幻想,他希望大明爸爸能夠發天兵來救他。
於是朝鮮王做了兩手準備,一麵派人去城外談判,另一麵又悄悄派人到釜山去聯絡那裡是明朝使者,希望他們能帶大明的援軍來給朝鮮解圍。
皇太極收到朝鮮王的求和信以後表現的很強硬,他對朝鮮使者說:“本汗可以接受你們的投降,但是要你們朝鮮王親自到本汗麵前請罪。”
使者回到城中,將皇太極的話帶到。
朝鮮王聽後,當然是不敢出城去見皇太極。
那皇太極乃是蠻夷之主,素來不講道理,萬一自己出城與他談判反被他扣押,那可真是沒處說理。
見朝鮮王不願出城,太子李硯擔憂的說道:“父王,如果您堅持不願出城,恐怕皇太極會起疑。”
朝鮮王看著李硯:“太子有什麼辦法嗎?”
李硯想了想說:“兒臣願意替代父王出城,換取皇太極休兵一個月,隻要能拖延一個月時間,大明的天兵一定會到的。”
朝鮮已經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大明的援軍身上了,儘管所有人都覺得大明不大可能派人來朝鮮,但朝鮮王聽了這話,以後依舊深受感動。
“太子勇氣可嘉!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回來,寡人就退位於你。”朝鮮王也是當即給太子畫下了大餅。
李硯聽後對著朝鮮王俯首拜謝,他冒這麼大風險到皇太極那去詐降,當然不是單純的忠君報國,他也想借這個機會,染指朝鮮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