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東華門外。
一眾身著白衣素縞的明廷官員和勳貴,在順軍士兵的嚴密看管之下,齊刷刷地跪在剛剛建好的靈堂之外。他們的臉上都帶著驚恐與不安,為首的勳貴包括定國公徐允禎、成國公朱純臣以及襄城伯李國禎等人。
文官方麵則以兵部侍郎成德、主事劉養貞等人為首,他們同樣跪在靈堂外,默默地祈禱著。然而,此刻跪在此處的人加起來不過寥寥六七十人,他們大都屏住呼吸,不敢哭出聲來,神色緊張地注視著東華門內。
在京城的兩三千名官員中,自儘殉國的僅有二十幾人,剩下的官員們此刻連前來祭拜的勇氣都沒有,他們唯恐日後在順朝為官之時,招人非議,惹來麻煩。因此,他們都躲在家中,隻命小廝打探著京城中的消息。
聽說順朝設立吏政府之後,京城的官員更是爭先恐後的前去報名請求錄用。少詹事項煜在眾人中大聲道:“大丈夫既然名節已經不全,那也得像管仲、魏征一樣建立蓋世功名!”
兵科給事中時敏更是無恥,他高興的對眾人說道:“天下終於能一統,建立太平盛世了!”他跑去報名時,吏政府已經大門緊閉了,情急之下,時敏拍門大叫:“我是兵科給事中時敏,來報效大順皇帝!”
就算是此刻跪在這東華門之外的人,也不見得都是忠義之人,不妨有些心思活絡的官員是想靠著表麵上對大明的忠心來贏取李自成的歡心。
至於徐允禎等一眾勳貴,都是不得不來,他們世受國恩,如果連送崇禎皇帝一程都做不到,日後的名聲不說,在李自成那裡也恐怕被安上個不忠不義之名。
在眾人心中充滿著各種思緒、焦急不安的等待中,一支由二三十人組成的隊伍慢慢從東華門內走出。他們拉著兩口大棺,一黑一紅,隊伍中的每個人都穿著素淨的喪服,透露出一種沉痛的氣氛。
朱慈烺走在隊伍的最前頭,他的麵容嚴肅而凝重,目光堅定而深邃。而定王和永王則分彆扶著拉棺的車沿,邊走邊放聲痛哭,隊伍中的宮女、太監和禮部官員們也紛紛抹淚哭泣。
見到隊伍前來,在場的眾勳貴官員皆是用頭砸向地麵,放聲痛哭起來。
“陛下!臣萬死……”
這些請罪和自責的哭聲此起彼伏,雖然隻有六七十人,但東華門的靈棚外,卻響徹一片,一時間守衛在附近的順軍紛紛側頭觀看,有些人麵露出嘲諷之色看著這些官員。
朱慈烺沒有說話,掃視了一眼這些官員勳貴,很多熟悉的麵孔,因為本尊在之前就已經跟著崇禎帝上殿學習理政了,這些大明的高級官員,記憶還是頗為深刻的。
看著眾人七手八腳的將兩具靈柩安放在靈棚之中以後,朱慈烺拉著兩個弟弟跪在棺材一側,準備接受眾人的吊唁。
這時,聽到一道尖細、高亢的聲音大聲喊道:“陛下駕到!”
朱慈烺緩緩抬起頭,隻見一群人恭敬地簇擁著一個身穿明黃色劍服,頭戴灰色氈帽的中年男人。他的身材高大挺拔,猶如一座山峰,給人一種威嚴而不可侵犯的感覺。
他的額骨高聳,深深的鷹鉤鼻兩側,帶著一隻深邃威嚴的眼睛。那隻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銳利。而另一隻眼睛則被黑色的眼罩遮住,使得他的臉更加猙獰了幾分,讓人不敢直視。
這個中年男人的出現,讓原本喧鬨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他的目光掃過眾人,仿佛能穿透他們的心靈,讓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這正是如今占領京城的大順皇帝李自成。朱慈烺之前已經見過李自成,但這次算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他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心想:“這李自成長得果然凶悍無比,眼神也是精明,怪不得能屢屢聚集人馬造反。”
李自成身後跟著一個滿臉諂媚的太監,正是剛剛宣布陛下駕到的那個人。朱慈烺看到他,眉頭微微一皺。這個太監名叫杜勳,在明末的曆史中,他可是留下惡名的太監。
二月份,崇禎皇帝派太監杜勳等人分赴宣府、大同、昌平、居庸關等要塞監軍。原本以為這些太監忠心大明,一定能督促各地守軍奮勇殺敵,誰知順軍剛剛到來,這些太監紛紛就投降。
其中杜勳最為無恥至極。他投降後,居然還敢擔任李自成的使者,進京城與朝廷談判。遇到以前相熟的太監,他還洋洋自得:“不要慌,新主子來了,我們富貴依舊!”
李自成身後跟隨著順朝的眾多高層,其中牛金星被封為天佑閣大學士,他昨夜獻出了天書,成為了開國大軍師。宋企郊則是吏政府尚書,還有其他一眾跟隨李自成入京的順朝文臣。
然而,武將卻並不多,朱慈烺隻認得夾在隊伍中央的李岩。此刻,順朝高層並沒有趕製出來官服,一眾人穿著五花八門,有之前的降官穿著大明官服的,有穿得像富家老爺那樣錦衣秀袍的,與底下跪著的明廷勳貴官員整齊的常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自成來到靈棚之前,獨自走進靈棚,目光掃過低頭跪著的朱慈烺,雙手持香,並未跪下。他對著崇禎帝和周後的棺材恭敬地拜了四拜,這一刻,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他歎息著,最終還是沒有流下淚來,感慨一番之後,他從容地離開了靈棚,背影中透露出一種激動和興奮。
隨後,跟在李自成身後,順朝的眾官員紛紛前來吊唁,他們有的忍住哭聲,唯恐被人注意到,有的則一臉冷漠,仿佛隻是走過場一般。他們草草地行禮後,便匆匆離去。
李岩入進來的時候,先是看向朱慈烺,朱慈烺衝著他點了點頭,隨後李岩對著靈柩,一臉嚴肅莊重的行起三跪九叩的大禮。
順朝官員吊唁完之後,投降的京城官員紛紛進來吊唁,朱純臣以及徐允禎更是扶棺大哭,幾度昏厥,不知道他們哭的是崇禎帝,還是自己將來的榮華富貴,近三百年國公勳貴,在這大順朝還能保全嗎?
午後,開始有一些百姓出現在靈棚之外跪拜,從開始的三三兩兩,到幾十幾百,一瞬間靈棚外竟然哭聲震天,跪在靈棚外的京城百姓大多都穿著補丁的衣服,穿著體麵的並不多,看來崇禎帝在京城百姓心中還是有一定聲望在的。
不過有一些朱慈烺想見到的人,卻始終沒有出現,比如內閣首輔魏藻德,深受崇禎信賴,年紀輕輕就官拜兵部尚書的張縉彥等一眾被崇禎帝信賴的大臣卻一個都沒有出現,還不如普通百姓。
這一天,朱慈烺都呆在靈棚中,或跪或坐,看著各式各樣前來吊唁的人,結合本尊的記憶,真正感受到了世態炎涼,前來吊唁的眾人中,一些皇親卻是一個都沒有出現,比如自己那位外公,嘉定伯周奎。
想起周奎,朱慈烺就氣不打一處來。二月份的時候,崇禎帝為了籌集軍餉,特意派遣太監徐高加封周奎為嘉定侯,希望這位老泰山能出餉助軍。然而,周奎卻無動於衷,經過多方勸說,他才勉強捐出了五千兩銀子。
看到周奎如此吝嗇,太監徐高感歎道:“老皇親如此鄙吝,朝廷萬難措手,大事必不可為矣!”
周奎不僅不知羞愧,還進宮向周後哭窮。周後對父親的貪財如命也無可奈何,隻能偷偷變賣自己的金銀首飾換來五千兩白銀給父親周奎,叮囑他上交朝廷,湊成一萬兩整數,以免讓其他大臣笑話。
誰料周奎收到周皇後的五千白銀後,竟然克扣了兩千兩,隻將三千兩白銀交到了國庫。
堂堂國丈,出了名的有錢,居然一共隻交了八千兩,一時滿朝的勳貴侯伯、文武百官紛紛效仿,少的幾百,多的不過上千,所導致的影響極為惡劣。
這也直接導致守城的京營士兵拿不到餉銀,李自成大軍一來到京城之下,毫不戰意,紛紛棄城而逃。
當京城陷落之後,周奎全家都被李自成捉拿。在嚴刑拷打之下,他最終交出了現銀七十萬兩,金銀財寶、商鋪田產更是不計其數。
更彆提內城失陷之前,自己兄弟三人被周奎拒之門外的窘迫了,現今竟然麵都不敢露,都不如京城的一個普通百姓,真是讓人心寒。
天色已經接近黃昏,朱慈烺跟著送葬的隊伍前往城東的安化寺。在前往安化寺的路上,他悄悄打量著京城的環境。雖然行人稀少,但此刻的街道上卻顯得不那麼慌亂了。
一隊隊順軍士兵持槍在街上巡邏,此刻他們的軍紀嚴明,沒有騷擾百姓的行為,但讀過這段曆史朱慈烺明白,這隻是暫時的平靜。
很快,京城將會開始追贓助餉,整個京城將會陷入混亂,同時這也將是他的機會,做更多事情的機會!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