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禮部官員正在念史可法親自為崇禎帝撰寫的祭文,按照禮部製定的流程,念完祭文之後,福王前往後殿休息,百官再次輪番上表勸進,請福王監國。
福王自然還是要三辭三讓,第四次才能“勉為其難”的接受百官的勸進,接受勸進,然後帶領百官前往太廟,並設壇祭天。
接著接受監國金印,頒布監國詔,接下來,就會住在宮內,第一道旨意自然是給崇禎和其生父朱常洵上尊號,然後按部就班的任命內閣和六部官員。
等待禮部宣讀完祭文,福王被請到後殿之後,盧九德迫不及待的走到了馬士英的身邊道:“製台大人,誠意伯那邊可有消息傳回?黃得功來了嗎?咱家可是有點擔心呢”
馬士英道:“盧公公不用擔心,就算黃得功來了,這江麵那麼寬,他還能飛過來不成?”
盧九德道:“咱家就是擔心誠意伯那邊,若他見了黃得功,得知真相,帶黃得功渡江,豈不是前功儘棄?”
馬士英道:“誠意伯是何等精明之人,今日殿下就任在即,就算他知道了,也知道該如何選擇的,僅憑一個黃得功還是很難撼動這南京城的!”
盧九德雖然在擁立福王這件事上,表現的極為強勢,但其從崇禎九年時,一直在外監軍,朝堂權鬥之事,不明就裡,此刻隻能依賴於馬士英。
身為黃得功的前任監軍,盧九德對其的性格和戰鬥力非常了解,在得知唐王從鳳陽前往廬州之後,盧九德直接拍板,黃得功必定會遵詔,應早做謀劃。
而這些計劃多出自馬士英的謀士——被東林和複社人士唾棄,被冠以“閹黨”之名的阮大铖,他自從鳳陽同馬士英商議立福王之後,便一直隱居幕後,為其出謀劃策。
盧九德道:“憑誠意伯的長江水師和江防兵,咱家真是不怎麼放心,那些士兵那是可以打仗的料呀!”
馬士英胸有成竹道:“就算長江水師守不住或者倒戈,南京城頭之上,不是還有忻城伯嘛,本官於其是故交,昨夜也已經和他交底,福王殿下可是許諾了一個侯爵給他的。”
盧九德沉思道:“雖南堂京營孱弱,缺額嚴重,三萬兵馬還是能拉出來的,城中糧草富足,就算黃得功來到城下,也無可奈何,隻要殿下確定名分,等其它幾路總兵一到,便是萬事大吉了。”
這個時候,百官和勳貴的勸進已經開始了,第一輪便是南京勳貴代表,魏國公徐弘基帶領勳貴,手持勸進表前往了後殿。
朱由崧此刻在後殿正襟危坐,望著帶著古樸氣息的武英殿,也是有些微微緊張的,畢竟今日就要接過監國金印,向著那九五之尊的位置,邁上第一步了。
在以皇嗣不明,不敢窺視大位之名,拒絕了勳貴們的勸進之後,又喝了口茶,緊張的心情已經得到了緩解。
其內心已經開始盤數繼位之後,如何修繕宮殿了,進入南京紫禁城之後,也是第一次進皇宮的朱由崧大失所望,雖然氣勢宏偉,規格之高,但宮牆和大殿都已經年久失修,處處顯的破落。
精致程度就連自家在洛陽的福王府都比不上,等自己做了皇帝,一定要將這座皇宮修繕一新,彰顯皇帝的威儀。
不多時,百官代表史可法,帶領高宏圖、薑曰廣等人進殿開始了第二輪勸進,文官所寫的勸進表自然是又臭又長,朱由崧耐著性子聽完,便將幾人扶起,然後以父王遇難時日不多,尚處於守孝之時,不敢接任拒絕。
前兩次是以忠、孝為名拒絕勳貴和文官,第三次勸進,就是南京城中的士紳和百姓了,代表民意使然,最後一次,朱由崧要以自身才能不足的原因拒絕,寓意自身的謙恭。
第四次,則是幾方代表共同勸進,這一次可不能再拒絕了,朱由崧要勉為其難的答應,然後高高興興的繼任監國。
朱由崧又開思索選妃之事,早就聽聞這江南女子溫柔可人,秦淮河更是名揚天下,礙於之前的身份,不能前往金陵一探究竟,委任完百官之後,就得考慮選妃事宜,這可是大事。
可是這一次,等了良久也不見士紳百姓進殿勸進,一杯茶都快喝完了,朱由崧有些著急,剛想派身邊的小太監前去打探一下。
前殿突然衝進來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的稟報道:“殿……下,不好了,唐王已經攜陛下遺詔,進入南京城了,已經經過洪武門,快到承天門之下了!”
“什麼?唐王?哪來的唐王?”
朱由崧吃驚的站了起來,怕這位福王殿下性格不堅定,從始至終,太子脫難,唐王在鳳陽繼任監國,並持有先帝遺詔的一事,馬士英等人都在瞞著他。
“就是被關在鳳陽高牆的唐王殿下呀,奴婢在前聽說,陛下殉國之前,曾立下遺詔赦免唐王,並恢複爵位,還交代太子殿下重用唐王,太子殿下脫困之後,就令人前往鳳陽傳旨了!”
小太監是盧九德的乾兒子,剛剛在前殿,聽稟報之人說了一個清楚,此刻一五一十的說給了朱由崧聽。
“那百官去哪裡了?盧公公呢?馬製台呢?”
朱由崧有些慌亂道。
“百官聽聞之後,都急忙趕去承天門了,盧公公讓奴婢前來告知殿下,先在武英殿等著,彆輕易出去!”
原來,當黃得功率領勇衛營成功渡江,並登上燕子磯之時,前鋒探馬便發現了京營提督、忻城伯趙之龍。
趙之龍身著戎裝,率領京營士兵在定淮門前列陣,手中持有福王親筆信函,正準備向唐王請罪,並表示願意迎接唐王入皇城。
於是,在趙之龍的導引下,唐王朱聿鍵在勇衛營與南京京營的共同護衛下,暢通無阻地通過定淮門進入內城,再經西長安門順利進入皇城。
而隨著勇衛營入城,城中好奇的百姓也傳起了唐王受崇禎皇帝之托,皇太子之命,早已經於鳳陽就任監國,此刻已經入城。
消息傳到皇宮之內時,武英殿內正在準備第三次勸進,聽到消息滿殿皆驚,史可法等文官聽聞,立即要前去承天門一探究竟,不顧馬士英等人的組止,拋下福王而去了。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