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作為通往京城的門戶,是有護城河的,最遠的河寬十五米,深六米,距離城牆五十米,直通運河水源,北門因為處於後方,河寬僅十米左右。
明軍所挖掘的壕溝,位置在護城河一百米開外,其深度達到三米,寬度則有五米,且其中遍布尖銳的倒刺,人若不慎跌入其中,勢必會被刺個透心涼。
然而,僅僅依靠這些設施來抵禦清軍,尚顯不足,清軍在攻城略地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著多種應對之法。
號角聲劃破長空,十五輛大型楯車在士兵們的推動下緩緩前進,每一輛楯車後,都隱藏著二十多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他們推著壕橋車等工具,準備在壕溝之上開辟出幾條進攻的通道。
城牆之上,李岩目光如炬,緊盯著逐漸逼近的清軍楯車,半刻鐘之後,楯車已經抵達了壕溝邊上,後麵的清軍開始將壕橋車推出,準備架在壕溝之上。
這個時代的壕橋車設計精巧絕倫,一旦折疊展開,便能在六米寬的壕溝之上巧妙地架設起一條堅實的通路。與此同時,部分士兵開始著手破壞壕溝前的拒馬和絆馬坑,為進攻開辟道路。
遠處,巴哈納端坐陣中,目睹此景,不禁皺眉道:“明軍為何遲遲不發動攻擊?德州城規模不小,必定配備火炮,他們究竟在等待什麼時機?”
石延柱仔細觀察後分析道:“目前的間距,火銃和弓箭均難以對楯車構成威脅,德州城頭的火炮應是些老舊的虎蹲炮,射程有限,明軍是在等候我軍進一步靠近,意圖以最大的火力殺傷來震懾我軍。”
巴哈納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輕蔑,冷笑道:“我大清勇士,何曾懼怕過明軍的火炮!傳令下去,加快進攻步伐,務必在天亮之前攻克德州!”
此時此刻,巴哈納和石延柱二人不約而同地認定,德州乃是一座由殘兵敗將拚湊而成的棄城,依據當前的局勢以及明廷一貫的作風,精銳之師必定環繞在明太子身旁。
此戰,他們定能夠輕而易舉地攻破城池,而德州尚未第一時間投降,想必是守將是個不知死活的老頑固,這種情況他們遭遇過許多次了。
清軍迅速地在壕溝上架設起十幾座寬約兩米的壕橋,楯車通過後,後續的步兵有序地通過壕溝抵達對岸。
城牆上,朱帥炊緊張地向李岩詢問:“大人,現在是否下令反擊?”
李岩一言不發,緊盯著下方的清軍動向,直到看見壕溝對岸已布滿了清軍,他立刻果斷下令:“開炮!”
刹那間,隱藏在牆垛之後的神機營炮兵迅速行動起來,將早已準備就緒的佛郎機炮穩穩架設在炮架上。
子炮填裝火藥的準備工作早已完成,幾名炮兵配合默契,動作流暢,一氣嗬成地完成裝填。
隨著點火命令下達,城牆之上二十門弗朗機齊聲轟鳴,火光衝天,硝煙彌漫,整個夜空都被這震耳欲聾的炮聲所震撼。
六斤重的彈丸帶著刺耳的呼嘯聲破空而出,以無比精準的軌跡直接命中了清軍部署在前線的楯車,那股強大的衝擊力,瞬間便將清軍以堅韌牛皮包裹的大楯車擊得粉碎,木屑與碎片四處飛濺。
在盾牌車的掩護下,清軍士兵隱匿其後,排成整齊的隊列向前推進,然而,當盾牌車被擊碎後,緊隨著彈丸整整齊齊的給後麵的清軍削去了半個身子,血肉橫飛,場麵慘烈。
李岩選擇在此刻發動攻擊,旨在最大程度地擴大戰果,重創清軍,然而,這並非如石延柱所揣測的那樣。
事實上,早在兩天前,李岩及其部下就已經對地形進行了細致的測量,並對火炮的射程與彈著點進行了多次測試。
經過精確計算,他們確定了最精確的理想範圍,隻要清軍跨越那道壕溝,火炮便能將他們精準鎖定。
這是來德州之前,參觀兵器局時,朱慈烺給他的啟發,同樣的藥量,同樣重的彈丸,同一門炮,每打一次,就標記好方位,記錄下來,這樣便可以快速鎖定目標。
清軍躍過壕溝,猝不及防地遭遇了明軍炮火的猛烈襲擊,他們萬萬沒想到,明軍的火炮射程竟如此之遠,還未來得及反應,城頭的火炮再度轟鳴。
呼嘯而出的彈丸如雨點般砸向擁擠的清軍,瞬間又擊倒一片,城頭上架設的是進口佛朗機炮,這種火炮射速非常快。
因此,炮彈接二連三地砸向毫無防備的清軍,有的清軍試圖組成盾陣進行抵擋,然而在猛烈的炮火麵前,這無異於螳臂當車,依舊被炸得粉碎。
跨過壕溝的清軍大約有一千多人,他們在幾輪炮擊之後,麵對城頭上彌漫的硝煙和身邊觸目的血塊,被護城河和壕溝夾在中間的隊伍開始出現了混亂。
士兵們在恐懼和猶豫中,不自主地開始往後退卻,然而,後退的人潮過於洶湧,以致不少後方的士兵被無情地擠進了壕溝之中,瞬間被刺得透心涼,場麵慘不忍睹。
目睹此景,巴哈納和石延柱方才意識到,德州城的守軍確實準備充分,若想輕易攻下德州,絕非易事。
石延柱當機立斷,向傳令兵下令:“立即通知後方的烏真超哈,務必加速前進,天亮之前必須抵達德州!”
隨後,他轉向巴納哈,沉聲道:“明軍城頭配備了弗朗機炮,看來李岩並無放棄德州之意。”
此時,炮擊聲依舊震耳欲聾,巴哈納果斷指揮:“出動蝦蟆車,儘快填平壕溝!前方步兵即刻衝鋒,嚴令後退者,按軍法處置!”
清軍內部軍紀森嚴,臨陣脫逃者,其家中妻兒將立即被貶為奴隸,滿人概莫能外,漢軍旗的懲罰更是嚴苛至極,命令下達後,已跨過壕溝的步兵隻能咬緊牙關,拚命向前衝鋒。
壕溝一百米處就是護城河,清軍攜帶的雲梯組裝起來,亦有渡河之能,而身後,大量的壕橋車與折疊橋也通過了壕溝,準備搭建渡河的通路。
明朝的壕橋和折疊橋,是改良的宋代壕橋技術,將帶有輪子的木質橋體推入護城河,形成臨時通道,若護城河過寬,則采用折疊橋設計,通過轉軸拚接多段橋麵覆蓋更寬距離。
這些技術,隨著清軍占領遼東,和大批的明軍投降,都被清軍給學了過去,且能成建製的列陣在軍隊之中。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