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執法這方麵,老朱一直很拿手。
“陛下,微臣家境貧寒,家中尚有老母奉養,膝下更有兒女待哺,但報國之心不能忘,臣願意節衣縮食,帶領全家係緊褲腰帶,捐出半個月的俸祿,也就是十三兩銀子,以充軍資,”一名三品官員站了出來,一邊表著忠心,一邊又拿出來了不夠塞牙縫的十三兩銀子表示。
有了第一個帶頭少捐的,其他人也都有模有樣。
先表示一下自己清廉,窮的一批,不像那些武將可以在外征戰,獲得豐厚的獎賞和戰利品。
哪怕是李善長,也隻象征性的捐出了三千兩白銀,但在文官那邊已經是首屈一指了。
結果湊了半天,這群天天趾高氣昂的文官,湊出來的白銀加起來,連一萬兩白銀都不到,還不夠武將那邊那邊零頭的零頭。
也隻有像淩漢這種真心為國,但又兜裡分幣沒有的,恨不得把全家的家產都掏出來,直接衝到了文官捐獻榜第二位,雖然隻有五百兩,但也僅次於李善長的三千兩了。
看著這微不足道的數額,朱元璋隻感覺到有些牙疼。
不過有淮西勳貴那邊的捐款,絕對是夠用了。
反觀對麵的那些武將,則是心中樂開了花,到時候去了倭國,他們就能夠大把的摟銀子,還是明目張膽的那種。
這群文官就隻能看著,氣的直跺腳。
想起來就是一件美事。
“沒想到咱的官員們都如此的清貧,這也是值得表揚的一點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起碼說明你們沒有貪汙受賄……”
朱元璋漫不在心的說著場麵話。
但這話落入那些官員的心中,紛紛長舒一口氣,看來他們猜對了,皇帝搞今天這一手就是為了抓貪汙。
正當準備下朝之際,晉王燕王周王等人,也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
大早上的準備去同福酒樓喝點熱粥。
結果就從太爺爺朱初一的嘴裡聽到了倭國銀礦的事情,這可把他們急的,連忙揣著渾身的家當,準備也入個股份。
“父皇,兒臣也捐獻白銀三萬兩,以充攻打倭國的軍資,”燕王朱棣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大汗淋漓的說道。
“兒臣願出五萬兩,”晉王朱棡更加的富有。
“那兒臣也出個三萬兩,和四哥一樣!”
朱橚也不甘落後。
見到自己的這三個兒子,竟然也做出如此舉動,朱元璋可是更加好奇那倭國到底有怎麼樣的寶貝了。
“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兒子,知道給為父分憂,如果是在倭國發現什麼了不得的好東西,也一定有你們的份,”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而這一幕落到那些文官的眼中,又是全然不同。
“韓國公,這是陛下給咱們弄了個局中局啊,”楊思義站在下麵,又小聲的說道。
“彆說話,讓老夫靜一靜,老夫總覺得這裡麵有事。”
“不知道為什麼,老夫總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此刻,李善長的腦海之中很混亂,他總自己感覺錯過了一份天大的機緣,而且很有可能就在征討倭國的這件事上麵。
莫非,那些淮西武將,知道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不成?
李善長又突然想到了同福酒樓裡的那位陳老板,猛地眼前一亮,那可是一位生而知之的人,知道倭國上麵有什麼,也算是很正常的事。
而藍玉他們,又經常去同福酒樓廝混……
今日一萬字奉上,求催更,求評論,求好評,並且感謝這幾天送禮物的讀者大大們,非常的感謝)
喜歡大明:人在洪武,複活常遇春請大家收藏:()大明:人在洪武,複活常遇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